可他還想再為電影做點什么。他還記得,在一個國際影展上,一位日本記者攜全家觀看了這部片子,他告訴郭柯:“謝謝你拍了這樣的片子,沒有一味指責日本,能讓我們自己去回想,想想這些老人當年都發(fā)生了什么。”
郭柯希望,這是一部任何人看了都不會尷尬的片子。“如果一部片子全是責備、指責、說教,你讓人看啥?”他還是那句話,“老人能活到現(xiàn)在,就說明了一切。”
電影宣傳海報,是手繪的女孩形象。郭柯還特意將這些老人的笑容做成手繪海報。郭柯說,自己想讓多一些的年輕人走進影院,不排斥這個題材,不被痛苦、灑滿淚水的面容嚇跑,能知道“這些慰安婦老人是受害者,更是我們的同胞”。
郭柯說,影片的所有票房都會捐給研究中國慰安婦的相關研究機構,自己不會靠這個項目賺一分錢。
跑電影節(jié)時,他看到,韓國的年輕人把慰安婦老人繡的花做成了logo,印在手機殼、相冊和帽子上,并進行義賣,收益都捐給老人。韓國的明星紛紛在公開場合佩戴紀念慰安婦的紀念章,呼吁更多人關注這一群體。
郭柯曾參與一次韓國慰安婦紀念活動,活動現(xiàn)場全是中小學生的身影。可去年,上海“海乃家”慰安所去留引發(fā)爭議時,他從電視里看到,慰安所遺址附近的中學生說,“(慰安婦)不是很光彩,還是不要特別了解比較好,學生還是不應該知道太多。”
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對著鏡頭說:“你在學校里放了這樣一棟房子,對學生到底要起什么樣的教育作用?”
這部電影的推進,還在繼續(xù)。
去年,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幫助下,郭柯面向社會眾籌片子上映的宣發(fā)費用,大半年過去,100余萬元被湊齊,31850個名字留在了紀錄片的片尾。
那也許是史上最長的電影片尾,“要放10分多鐘”。光是片尾曲就有8分鐘,漆黑的銀幕上,31850個名字開始緩緩滾動。
片尾曲輕輕放著,“日頭出來點點紅,照進妹房米???。米海越空越好耍,只愁命短不愁窮。天上下雨路又滑,自己跌倒自己爬。自己憂愁自己解,自流眼淚自抹干 ……”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我國成功發(fā)射通信技術試驗衛(wèi)星二十號2025-10-24
閩南網(wǎng)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xiàn)泉州在補齊養(yǎng)老事業(yè)短板,提升養(yǎng)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