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這三部“青春諜戰(zhàn)劇”,幕后主創(chuàng)陣容是比較強大的。《解密》甚至有一個很可能“大爆”的原著故事。結(jié)果卻是,有收視率沒有好口碑。大家心知肚明,問題出現(xiàn)在演員身上。如果能夠理智地選擇有駕馭角色能力的演員,這兩部諜戰(zhàn)劇都可能會有不一樣的結(jié)果。尤其是《解密》,憑借IP的熱度和眾多忠實書粉,比肩《潛伏》也是有可能的。反倒是《胭脂》,雖然故事相對單薄,缺乏大紅的潛質(zhì),但趙麗穎[微博]算是小花中的“戲骨”,還是顯示出了一定的收視保障。
去年的《偽裝者》就在偶像化方面有了成功的示范,從選擇演員到情節(jié)設計,都是沖著年輕觀眾去的。但是,演員和演員的差距不僅是演技問題,還暴露了整個團隊的制作思路。這兩條已經(jīng)基本注定了《偽裝者》和《解密》不是可以相提并論的兩部劇。諜戰(zhàn)劇走偶像化路線不是不可以,但如果僅僅沉迷于選擇“偶像”演員和浪漫化的敘述方式,自然會弱化“諜戰(zhàn)”的感覺,觀眾自然會流失,得不償失。
性價比太低
周播也拯救不了IP劇
國內(nèi)電視劇市場的周播劇浪潮可以追溯到2011年。某衛(wèi)視推出周播劇《被遺棄的秘密》,可謂“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但無奈收視率持續(xù)低下,沒播完就倉促撤下。直到2012年,另一部周播劇《軒轅劍之天之痕》的高關注度和收視率,才算取得了周播劇場的首次成功。但其后播出劇目,收視率起伏明顯,除了制作質(zhì)量的錯落參差,周播這一形式也是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