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氏家訓里有一條:“為子孫者當體祖宗之,勿以世遠而不親睦”。根據(jù)相關(guān)記載,唐光啟元年(885),河南光州固始人何衍(號安撫)隨王審知兄弟入閩,留住于泉州惠安一代,傳于閩南何氏這一支派。自開支以來,揚善勸惡,光大門庭便是此宗族的一貫傳統(tǒng)。
何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名第十七位的大姓,人口眾多,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1.2%。據(jù)市公安局戶籍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截至2014年7月,何氏在全市390個姓氏中人數(shù)排名第29位,共計1784人。為傳承先祖精神,激勵子孫奮發(fā),石獅何氏家族成立了廬江文史研究會暨何氏宗親會。該研究會主要以“扶貧救危、團結(jié)鄰里”為宗旨,在每一年開展對何氏學生獎學助學活動。
廬江文史研究會會長何敬坤介紹說:“何氏族人的家族觀念一直很深。為了讓更多族人培養(yǎng)熱愛讀書、追求知識的美德,通過成立何氏宗親會,進行獎學活動”。記者了解到,廬江文史研究會獎學對象除小學生以外,還對品學兼優(yōu)的何姓大學生進行獎勵,以及對貧困生進行資助,25年來,該研究會獎勵過的學生已有300多人。
國有國史,家有家風。除了將祖宗遺訓發(fā)揚傳承,何姓人也特別注重族譜的修撰工作,尤其是宋明時期以后,撰寫族譜成為了該家族幾代人薪火相傳的重要事業(yè)。在何氏家族里,該家族歷史、族人的變化與發(fā)展一目了然,“忠孝仁義”在族譜記載的故事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xiàn),也彰顯了何氏后人對家族歷史的總結(jié)與未來的展望。(記者 陳嫣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