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奠完女兒頭七,尤阿伯昨一早來給海都報送錦旗
債還了一半 準(zhǔn)備修修漏雨的老房
閩南網(wǎng)12月23日訊 前天是24歲永春尿毒癥女孩阿春頭七,祭奠完養(yǎng)女頭七,尤書章阿伯昨天一早,便啟程趕來泉州。揣著幾份感激,踏上女兒走過的最后100公里,來給海都報送錦旗。
上周,阿春在去泉州做透析的途中,突然暈倒離世。在她患病的4年里,不抱怨,不放棄,還堅持打工賺錢,補貼家用。她的養(yǎng)父尤書章,不離不棄,舉債10多萬幫養(yǎng)女看病,卻來不及見上閨女最后一眼。尤家的故事,感動了冬日里泉州這座城,經(jīng)過海都公益報道,近30萬愛心款四面八方涌入,這幾天,仍有愛心來電關(guān)心尤伯近況。
尤阿伯送來錦旗,關(guān)于他的一幕幕場景被定格,令人難忘
關(guān)切 帶著讀者愛心 希望尤伯過上平靜的日子
昨天一早7點多,尤伯和弟弟、侄子一起,踏上來泉州的路。這是女兒走過的最后100公里。經(jīng)過女兒出事的江濱北路,他還是忍不住鼻頭一酸,嘴里念叨著“女兒就是在這沒的”。大伙聽了寬慰兩句,尤伯趕緊將情緒咽下。因為是來感謝的,尤伯還特地換了身帶領(lǐng)子的上衣。
尤伯先去了臨江派出所向民警表示感謝,隨后來到海峽都市報閩南版報社,給海都記者送來錦旗。尤伯說,前天剛做完女兒的頭七,老伴心情還是不太穩(wěn)定,每天起床走過女兒房間,還是會哭。對于海都記者想幫助阿春完成遺愿,讓母親和外婆見上一面,尤伯說,“真謝謝你們關(guān)心,等過完年,老伴心情好些了,再實現(xiàn)吧。”
“尤伯,你要買點保暖的新衣服和新鞋子,冬日里更暖些。”海都記者關(guān)切道。
“好,好,干活的人沒那么講究,一兩身體面的衣服就行了。”尤伯點點頭。
尤伯的債已經(jīng)還了一部分,接下去他還想修一下老房子,他的老房子依山而居,“每到下雨天,山上的泥水就跑進屋子里”。
海都記者們不愿意再提阿春,因為聊天之間,尤伯仍會悄悄抹下眼角。只希望尤伯和尤嬸帶著讀者們的愛心,能過上平靜的日子。
紀(jì)念 女孩離世9天 給我們留下感動和思考
回顧過去一周多時間,24歲的阿春姑娘,給讀者們帶來太多感動和思考。
12月15日上午,她獨自來泉州做透析,卻倒在班車上,六旬養(yǎng)父母來不及見她最后一面。當(dāng)天,海都記者首次走進她位于永春蓬壺鎮(zhèn)魁園村的家,和她患有白內(nèi)障的母親對話,這個女孩的堅強和樂觀,記者才了解一二。
她愛家人,堅持打工賺錢,補貼家用。外婆和母親20多年沒見了,她一心希望能把外婆從三明接來,讓不能坐車的母親再見一面。
她愛美,盡管生了重病,不忘染一頭漂亮的秀發(fā),讓自己更精神,再在網(wǎng)上淘喜歡的風(fēng)衣搭配。
她也渴望愛情,可不愿因病拖累別人,她婉拒了愛慕她的小伙。
可她沒法和普通女孩一樣。每周兩次來泉透析之路,她走了4年。直到倒下的前一晚,她還堅持在服裝廠加班到晚上10點多。她干得比別人慢,一個月也就500多元,即使這樣,她仍想多賺點,補貼一個月來泉州的車費。
阿春離世第二天,在臨江派出所民警和宏福園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尤老伯辦好了火化手續(xù)。在女兒即將被推入火化時,尤伯突然想起,閨女愛美,老伴交代的梳子還沒給女兒送去。他趕忙喊停工作人員,翻找出梳子,奔跑送去,這一幕背影被海都記者定格下來,如此父愛,感動了無數(shù)網(wǎng)友。
連續(xù)3天,“海峽都市報大泉州”微信訂閱號推送阿春的故事,感動了眾多網(wǎng)友,愛人人士紛紛主動捐款,善款達到近30萬。(海都記者 陳瑩鈺 見習(xí)記者 王金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