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自我的良心之作:《我不是潘金蓮》
大概從《英雄》開始,張藝謀已經(jīng)華麗轉(zhuǎn)身成為了中國式大片的象征性人物。票房和口碑的反差,似乎已經(jīng)成了張藝謀導演生涯的宿命。聲勢浩大的《長城》依然如此?!堕L城》是張藝謀與時俱進的一部特效魔幻作品,場面一如既往地恢弘,但內(nèi)容卻更加空洞而且全無細節(jié)??础堕L城》,就好像看不同隊列爭奇斗艷的大型團體操,美則美矣,但看不到鮮活的個體。當然,這就是一部商業(yè)片,就是沖著拿大場面砸票房的目的去的,所以個人情感和命運并不是編導關注的重點。但是,沒有動人細節(jié)的大制作,在這個中國電影觀眾的審美水準已經(jīng)普遍上了一個臺階的時代,可能很難到達預期的票房目的。
與張藝謀齊名的馮小剛,賀歲喜劇出身,這些年也在轉(zhuǎn)型,卻完全是沖著另外一個方向使勁的。從《唐山大地震》、《1942》到今年的《我不是潘金蓮》,雖然每部片子都各有褒貶,但我們能看出他試圖在銀幕上完成個人表達和在形式上突破自我的努力。尤其是上映前就眾說紛紜的《我不是潘金蓮》,居然首次在銀幕上采用了具有中國古典工筆畫風格的圓形畫幅,且配以相應的工筆畫的淡雅色彩,這種有違觀眾審美習慣的畫面表現(xiàn)形式,本身就是一個大膽的嘗試。
但《我不是潘金蓮》的創(chuàng)新遠不止此。馮導沒有單純地陷入到形式感的自我陶醉中,與形式感相得益彰的是圓形畫幅中滿滿當當?shù)纳鐣F(xiàn)狀,而28位中國實力男演員的精湛表演,則精準地用白描手法刻畫出當下中國的官場眾生相??赐耆覀兠靼琢笋T導開拍之初對范冰冰說的話:“電影里28個男演員給你搭戲,其實真正的主角是他們,你是介紹人。”這使得影片的立意遠遠高于“秋菊打官司”式的中國悲情與執(zhí)拗。對當下社會的批判意義,才是影片的精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