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貼是在入伏后使用的藥貼,它不但可以治療冬季慢性疾病,而且使用方便、毒副作用小、受眾廣泛,所以受到很多人的青睞。2017年三伏貼什么時候開始?2017年三伏貼時間如何安排?三伏貼是什么?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2017年三伏貼時間安排表,希望對你有幫助。
2017年三伏貼什么時候開始 2017年三伏貼時間安排:
伏前灸:2017年7月02日--7月11日
初伏灸:2017年7月12日--7月21日
中伏灸:2017年7月22日--8月10日
末伏灸:2017年8月11日--8月20日
伏后灸:2017年8月21日--8月30日
溫馨提示:
艾炙每伏第一天為最佳,能持續(xù)最好。伏天分三次,共40天,每伏要貼敷1次,一共貼敷3次。每伏期間做大艾雷火灸三次,共做9次艾灸調(diào)理。
2017年入伏時間表
2017初伏時間:2017年7月12日-2017年7月21日
2017中伏時間:2017年7月22日-2017年8月10日
2017末伏時間:2017年8月11日-2017年8月20日
三伏貼是什么
三伏貼又稱三伏天灸,是一種源于清朝的中醫(yī)療法,以“冬病夏治”為原理,在一年中最炎熱的三天(“三伏天”)將中藥敷貼在特定穴位上治療秋冬發(fā)作的疾病。 敷貼的膏藥如提款卡大小,一般四個為一組使用,針對不同的疾病,一般要將四片膏藥一起貼在后背的不同位置,保持八小時即可揭下。
三伏天是以農(nóng)歷推算,于夏至后的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個庚日(十天后)為中伏,第五個庚日(再十天后)為末伏,均為一年內(nèi)最炎熱的日子,人體陽氣最為旺盛。 進行三伏天灸時會使用辛溫的外用藥材,如生姜、白芥子、麝香、細辛,敷貼于特定的身體穴位上,可防治過敏性鼻炎、咽喉炎、哮喘、咳嗽、慢性支氣管炎等秋冬發(fā)作的疾病。 中國政府鼓勵民眾使用三伏貼預(yù)防疾病,三伏貼屬于醫(yī)療保險報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