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上午8時整,廈門大學嘉庚廣場。芙蓉湖前,陽光勾勒出嘉庚樓群宏偉的翹角飛檐。由廈門大學國旗班同學組成的護旗隊,邁著鏗鏘有力、整齊劃一的正步,護送五星紅旗走向升旗臺。在雄壯的國歌聲中,五星紅旗冉冉升起、高高飄揚。全體師生肅立注目,表達對偉大祖國的崇高敬意和深深祝福。
“起來,起來,起來,我們?nèi)f眾一心……”嘹亮的歌聲匯聚成一股青春的聲浪,表達著對祖國最深沉的愛戀。
“這是我第三次作為護旗手參加國慶升旗,每一次心中都激蕩著滿滿的使命感和榮譽感。”廈門大學國旗護衛(wèi)隊隊長、藝術學院2023級本科生鄒明奇說,“國家的強大為我們提供了最好的學習平臺,唯有努力成才,方能不負時代、不負韶華。”
現(xiàn)場,歷史與文化遺產(chǎn)學院2025級蒙古族新生劉阿娜珥注視著冉冉升起的國旗,神情莊重。“在校史館,廈大內(nèi)遷長汀辦學的歷史和羅揚才烈士的事跡,讓我對‘愛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箲?zhàn)時期,帶領廈大內(nèi)遷長汀辦學的薩本棟校長和我一樣是蒙古族,這份跨越百年的民族聯(lián)結(jié),讓我產(chǎn)生了共鳴。”劉阿娜珥是廈門大學“石榴籽”學生骨干培訓班的一員,她說:“我們要把個人成長融入時代發(fā)展,為建設祖國貢獻青春力量。”
身為廈門大學港澳臺學生骨干培養(yǎng)計劃“行遠計劃”的一員,香港學生何敏珺對腳下這片土地有著獨特的理解。“我是在大灣區(qū)出生長大的孩子,從小聽家人講述國家的發(fā)展。今天看到國旗升起時,我心中充滿了自豪。”何敏珺說。
已經(jīng)退休的廈門理工學院教師何明華舉起手機,拍下了國旗在風中飄揚的照片。“回顧新中國走過的76年歷程,艱難而又光榮。”何明華是恢復高考后考生,學成后他回到廈門投身教育事業(yè)。升旗儀式后他感慨地說:“如今人民安居樂業(yè),生活蒸蒸日上,交通四通八達,高等教育水平飛速發(fā)展,無不彰顯著新中國成立76年來取得的偉大成就。”
儀式結(jié)束后,同學們紛紛在國旗下合影留念。在這里,國旗的紅色與青春的底色交相輝映,匯成對祖國母親最熾熱、最堅定的祝福。(記者 黃星榕 通訊員 戴佩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