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福州出臺《福州市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十六條措施》(以下簡稱《措施》),從深化教學改革、優(yōu)化項目和人才培育、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改善辦學條件、完善評價機制、加強組織領(lǐng)導等六個方面,對全市學校體育工作進行了科學規(guī)劃。
《措施》提出,原則上各縣(市、區(qū))至少選擇5個運動項目進行重點培育,組建小、初、高體育項目共同體。加強體育傳統(tǒng)特色學校建設,力爭到2025年打造不少于60所省級體育傳統(tǒng)特色學校,全市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增加到350所。
同時,《措施》要求,各校要開齊開足上好體育與健康課程,幼兒每天戶外時間一般不少于2小時,小學階段每天1課時,初中階段每周至少3課時,高中階段(含中職學校)每周至少2課時。
在體育師資方面,福州明確,以共同體學校為基礎(chǔ),構(gòu)建小學、初中、高中銜接的“一條鏈”人才培養(yǎng)體系,探索“市隊校辦”模式,逐步推進由體育部門選派教練員駐校指導開展專業(yè)訓練。
此外,《措施》還提出,普及心肺復蘇課程,鼓勵有條件的學校逐步配備AED除顫儀或建立心肺復蘇特色專用教室。由學校購買商業(yè)保險,保障全校師生體育訓練、比賽期間的安全。(記者 肖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