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現(xiàn)場進行的中國民族服裝秀
27日,由北歐當代藝術中心主辦的“北境織影 The Fabric of Belonging”藝術展在廈門開幕。
展覽由挪威藝術家尼娜·克萊文、法羅群島藝術家約迪斯·哈克與丹麥藝術家本特·赫德比共同發(fā)起,并邀請多位中國藝術家參與,通過行為、影像、裝置與音樂等多種媒介,展開一場關于身份、傳統(tǒng)與文化的深度對話。
本次展覽的亮點之一,是三位北歐藝術家在廈門在地場景中進行的系列影像創(chuàng)作。他們身著北歐傳統(tǒng)民族服飾,走入沙坡尾的文藝街巷、八市喧囂的市井攤檔以及澳頭漁村的寧靜海岸,將北歐的文化符號植入閩南日常場景之中,形成視覺與文化的雙重碰撞。這些影像作品不僅捕捉了服飾與環(huán)境的陌生化張力,也以幽默且詩意的方式,引發(fā)觀眾對“本土與外來”“傳統(tǒng)與當代”等議題的思考。
開幕式現(xiàn)場還進行了南音表演,以千年南音呼應北歐聲景,完成一場跨越東西方的文化和鳴。
其間,還將舉行多場兒童工作坊、藝術家對談、跨文化分享會等活動。展覽將持續(xù)至10月27日。(福建日報記者 林梓健 實習生 馬志遠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