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上午11點30分左右,在蚶江鎮(zhèn)錦江碼頭,一些村民正在停泊在岸邊的船上分揀花蛤。最后,在幾百包花蛤里,只挑出30包好的花蛤,花蛤的主人、石獅龍江海產養(yǎng)殖合作社的相關負責人老謝無奈地說:“能搶收多少是多少,被淤泥掩埋的花蛤已開始發(fā)臭了。”
石獅龍江海產養(yǎng)殖合作社今年養(yǎng)殖了300多畝花蛤,從8月中旬開始上市,價格還不錯,批發(fā)價每千克10元出頭,收入本來尚可,不料“莫蘭蒂”臺風降臨,狂風洪水將淤泥和沙子卷起,把幾十畝來不及收成的花蛤淹沒?;ǜ蜷L時間埋在淤泥和沙子里,將無法呼吸而死亡。為減少損失,臺風一過,在海面風浪稍微減小后,該合作社立即組織近三十名工人出海搶收,這幾天每天都搶收450包,150千克左右。21日早上5點多,工人們又出海,開始搶收被埋較嚴重的區(qū)域。結果讓人傷心:花蛤死亡率達80%。“損失慘重,面積約50畝,損失將達1000千克。”老謝說,好在絕大多數花蛤已收回。雖如此,這幾天他們還將組織工人繼續(xù)下海搶收,把損失降到最低。
比起花蛤,該合作社養(yǎng)殖的紫菜損失更大。“養(yǎng)了2片,有740多畝,上個月剛潑苗。繩子上的紫菜苗剛冒出來,不料洪水把許多樹枝和垃圾沖到海里,把養(yǎng)紫菜的繩子沖得一塌糊涂。每畝已投入3000多元。”石獅龍江海產養(yǎng)殖合作社負責人林本諒說。面對災害,村民們不相信眼淚,他們迅速行動,一方面組織人員搶收花蛤,一方面派人對養(yǎng)殖紫菜的繩子等材料進行搶救,如把繩子上纏著的垃圾進行清理,把一些繩子回收。17日晚上,林本諒在海中清理垃圾時,腳不慎被海灘上的木棍刺破。昨天,記者在該合作社看到腳上包著層層紗布的林本諒。他說,自己腳受傷不能出海,但還是會組織工人對養(yǎng)紫菜的材料進行搶收。“還有紫菜苗的繩子,繼續(xù)養(yǎng)在海里,沒有的,把繩子拉回來,明年還要養(yǎng)。”林本諒說。(記者 許長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