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尚鎮(zhèn)厝上村,外來人口密集,群租房集中,使村居的治安難度增加了不少,但厝上村并不犯怵,結合自身村情,認真制定創(chuàng)建平安村計劃,設置好“責任田”,廣泛發(fā)動群眾積極參與,經過干群的共同努力,收到可觀的成效。
為了提高護村的效果,真正做到保一方平安,厝上村首先完善治安巡邏的工作制度,對護村隊員進行整組,把不負責任的隊員給予辭退,吸收三名復退軍人充實護村隊。全村四名護村隊員常年進行夜間巡邏,無論邊防所什么時候抽查護村情況,都能在崗在位。為了鼓勵護村隊員的工作積極性,厝上村還規(guī)定了獎罰制度,并撥出一定的村財,配備巡邏裝備,統一服裝、標識。該村還投入一定的資金,在重要路段、路口安裝視頻監(jiān)控探頭。由于認真負責,群眾非常滿意,從來沒有發(fā)生夜間入室盜竊案件,經常受到鎮(zhèn)綜治辦和邊防所的表揚。
流動人口管理做得好,平安村居建設就輕松一半,為了加強對流動人口的管理,厝上村聘用了兩名專職流動人口協管員,配合安全生產、計生工作,進行對外口的全面管理,防止罪犯、在逃犯流入轄區(qū)。每年春節(jié)剛過,厝上村流動人口協管員就用拉網式的辦法入廠、入店、入出租私房,對外來流動人口進行一一登記。在登記外來人口時,要求外來人口提供一切有用的信息,并把登記的名冊用電子版送交鎮(zhèn)政府、派出所備案,以防罪犯流入。春節(jié)錄入登記后,因流動人口的流動性比較大,每個月厝上村還必須再次入廠、入店、入出租私房復核,然后進行刪補錄入,及時滾動錄用信息。
除了流動人口管理做得好以外,厝上專門配備一名村干部為調解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為了提高調解員自身素質,厝上專門訂了一套《人民調解》雜志讓調解員閱看,學習別人在調解方面的好辦法、好經驗。厝上村民如有發(fā)生宅基地、衛(wèi)生、經濟方面的糾紛,調解員一獲悉就馬上恭請矛盾雙方坐下來進行調解。在調解過程中,能根據實際情況,有理有據地進行說服,使理虧的一方能夠誠心接受。幾起村民的糾紛,調解員都能夠及時調解,使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tài),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厝上村調解員的優(yōu)秀表現,獲得了村民的肯定,并被評為市級優(yōu)秀調解員稱號。
平安石獅要做到家喻戶曉,群眾人人參與是重點,厝上村憑借細節(jié)入手,以眾多小細節(jié)支撐起“平安建設”的骨架,讓厝上村“平安村”一直牢固下去,營造良好的平安氛圍。(記者 邱育欽 通訊員 高榮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