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月7日訊 如今,骨質疏松不再是老人的專利,很多年輕人也出現了骨質疏松。很多人一開始對于骨質疏松沒有察覺,等到出現疼痛、身高下降、骨折等情況的時候才引起重視。醫(yī)生提醒,預防骨質疏松,應該從飲食、運動、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入手,適度補充鈣和維生素D,骨質疏松癥患者還應該根據醫(yī)生的指導及時治療。

(網摘圖)
疼痛是骨質疏松的典型癥狀之一
一個月前,51歲的安溪張女士在廚房干活時,就因為提一袋米,閃了腰,腰痛了一個月都沒好。剛開始張女士到當地的診所看病,醫(yī)生沒做什么檢查,就當急性腰扭傷、腰椎間盤突出治療,推拿、按摩、牽引,還吃了藥,可就是不見好轉。后來張女士來到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二院疼痛科就診,醫(yī)生在做檢查時發(fā)現張女士有特別明顯的壓痛點,臨床表現也不像腰椎間盤突出,醫(yī)生就讓她拍了腰椎的片,結果是腰體壓縮性骨折,了解到張女士之前并沒有受過什么明顯的暴力撞擊和外傷,提一袋米就能讓她骨折,醫(yī)生懷疑她有骨質疏松,結果通過骨密度檢測,果然發(fā)現她患有骨質疏松癥。
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二院疼痛科副主任醫(yī)師王宏梗表示,疼痛是骨質疏松癥的典型癥狀之一,50%以上的骨質疏松患者會出現疼痛的癥狀,因為腰椎和髖部最早發(fā)生骨質疏松,所以很多骨質疏松患者一開始表現為腰痛。而只要對這兩個部位進行雙能X線骨密度檢測,通常就能知道是否患有骨質疏松。
另外,他說,駝背或身高下降,呼吸功能下降,容易骨折等,也都是骨質疏松的主要表現,應當引起重視。
多方面預防骨質疏松
通過追問張女士的病史,王醫(yī)生發(fā)現,張女士的生活很拮據,每天只吃稀飯配青菜,營養(yǎng)嚴重缺失,他認為這可能是導致張女士骨質疏松的一大原因。王醫(yī)生表示,如果長期吃素,肉類吃得少,可能導致骨質疏松提早。而反過來,只吃葷食,不吃蔬菜水果,同樣也可能導致骨質疏松。王宏梗主任說,他另一名62歲的病人,從小到大都愛吃肉,蔬菜水果很少吃,也早早地發(fā)生骨質疏松。
“所以飲食均衡,葷素搭配,對于治療和預防骨質疏松很重要。”王宏梗說,至于葷素的比例要因人而異。
除了飲食上注意之外,也要適度運動。長期坐著不愛運動,也會導致骨密度丟失。他建議每個人可以根據自身的生活環(huán)境,選擇合適的運動。有條件的可以進行游泳、球類等運動,在家里也可以進行跳繩、俯臥撐、啞鈴等運動,適度的肌肉運動可以增加骨頭的密度和強度。他建議,每周固定2~3天規(guī)律運動,每次半小時到一小時,鍛煉到微微出汗的程度為宜,不宜做太激烈的運動。
同時,還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要過度飲酒,不要吸煙,不要喝濃茶、咖啡、碳酸飲料,因為這些不良生活方式容易造成骨量的丟失。
注意定期檢查和及時治療
為了提前發(fā)現骨質疏松,王宏梗建議,到了45~50歲以后,應做一次骨密度檢測,了解一下自己的骨質情況,如果骨量正常,就可以堅持原來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果已經發(fā)現有骨質疏松的跡象,就要注意日常飲食、生活方式調節(jié),進行適度運動,定期檢查,并且按照醫(yī)生的指導進行治療。
為了預防和治療骨質疏松,平時要多曬太陽,適量補充維生素D,因為維生素D能夠幫助鈣更好地吸收。他還補充,預防骨質疏松應該貫穿于人生的各個階段,例如,女性在青春期、懷孕期、更年期、老年階段更要注意補充鈣和維生素D,而男性平時蔬菜水果吃得少、煙酒多,也會導致骨質疏松提早,需要特別注意。
最后他說,骨質疏松癥最嚴重的后果是容易導致脆性骨折,這類人群骨折后無論手術與否,一年內死亡率達到20%,致殘率達到50%。因此,骨質疏松癥應通過規(guī)范的治療,才能降低脆性骨折的發(fā)生率,延長生命和提高生活質量。(海都記者 陳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