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仕春勝境”廟宇
題聯(lián) 傳為安海龍山寺題聯(lián) 三個兒子之名寓意“潘湖”?
有意思的是,徐晦三個兒子的名字,分別取名為徐潘、徐湖、徐江。“潘湖是歐陽詹的故鄉(xiāng),潘湖在歷史上是一條江,三個兒子的名字合起來就是晉江潘湖。”許月才說,這或許能說明徐晦不忘故鄉(xiāng)且紀念歐陽詹。
原來,徐晦的父親徐矜娶的是博羅縣丞歐陽昌的女兒,而歐陽昌的第三個兒子是歐陽詹。也就是說,徐晦是歐陽詹的外甥。徐晦赴京趕考時,歐陽詹還曾作詩《贈徐十八晦赴京》,勉勵他“大器當晚成”。
那么,為何《泉州府志》里對歷代出自泉州的狀元均有單列介紹,唯獨沒有徐晦呢?許月才認為,徐晦的情形與宋代狀元宰相王曾相似。王曾是宋仁宗時德高望重的賢相,也是宋代歷史上著名的連中三元的狀元,他祖籍泉州并生于泉州,8歲隨叔父遷山東青州。“因為王曾移居山東,后來才考上狀元,因此府志沒有單列介紹。這與徐晦相似。”
此外,據(jù)稱徐晦曾為晉江安海(古為灣海)龍山寺撰題楹聯(lián):“天竺仰傳燈道接拈花嫡旨,灣海授衣缽宗開粒沙禪風”(摘自《中國歷代名人大辭典》古代卷)。這也從側(cè)面佐證徐晦在晉江出生。
■人物簡介
徐晦(760-838),字大章,號登瀛。福建晉江三十二都徐倉人。唐德宗貞元十八年(802)壬午科狀元及第,系福建省歷史上第一位狀元。于唐文宗開成三年(838)三月卒葬于連江縣徐垅花園之原。追贈兵部尚書。(記者 張素萍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