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wǎng)12月31日訊(閩南網(wǎng)記者 陳玉玲)在貴州,有這么一群孩子,與泥土、莊稼、大山玩耍,比同齡的孩子更早擔憂家里的生計,不知道山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模樣。盡管相隔千里,但泉州公益團隊與貴州感情深厚。多年來,泉州公益團隊持續(xù)捐助貴州山區(qū)的學校、孩子們,每年給他們送去生活物資。

泉州市微公益協(xié)會向8名來自貴州會里希望小學的學生贈送書包
為感謝泉州公益團隊的幫助,受助的貴州學校組織了十人行,到泉州開展“貴州受助學校泉州感恩行”活動。該活動將持續(xù)10天,包括刺桐花微公益、泉州真情在線公益團隊、晉江市陳埭志愿者協(xié)會等十幾個公益團隊參與。今天上午,貴州省從江縣往洞鎮(zhèn)會里小學的8名學生,身著民族服飾,給泉州公益團隊帶來侗族歌舞。來自泉州南少林寺貴州籍小師傅們也獻上少林武術(shù)表演。
會里小學的孩子們說,想通過侗族大歌、踩堂歌舞等民俗節(jié)目,向一直以來幫助他們的泉州公益團隊道謝。負責帶隊的石老師說,會里小學有200多名學生,生活條件都很艱苦。因為學校與村莊距離太遠,孩子們平時都住校。周末回家,孩子們要徒步二三十公里的山路。如此一來,孩子們的吃住都成了問題。石老師說,學校的食堂是木頭建的,風雨飄搖,學生們只有在操場站著或蹲著吃飯。
去年暑假,泉州公益團隊在學校里給孩子們修建了新食堂。“如果沒有泉州人的幫助,木屋早就坍塌了,太危險了。”石老師說,學校和孩子們一直很感激泉州公益團隊的幫助,不僅給他們修了新食堂,還給孩子們提供衣服和文具。這次帶孩子們來,一來想感恩,二來也帶孩子們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

泉州南少林寺貴州籍小師傅們獻上少林武術(shù)表演
今年14歲的龍世強是泉州南少林寺貴州籍的小師傅。四個月前,他和5名同伴從黎平縣九潮鎮(zhèn)弄圖寨來泉州少林寺習武。小學畢業(yè)后,他們因為沒有戶口,家境貧寒,不能繼續(xù)升學。在泉州志愿者的幫助下,他和同伴們不僅在泉州少林寺學習五祖拳、套路,還解決了戶口問題。他說,因為得到了很多人的幫助,讓他們在泉州生活得很開心。
活動現(xiàn)場,泉州市微公益協(xié)會為8名來自貴州會里希望小學的學生和少林寺貴州籍小師傅贈送愛心書包和愛心布鞋。
從2010年開始,泉州公益團隊向貴州山區(qū)的孩子們發(fā)起捐助活動,與孩子們結(jié)下了不解情緣。泉州微公益協(xié)會會長肖建福告訴記者,一直以來,泉州各大公益團隊積極幫助貴州的孩子們,每年都募集生活物資和學習資料,送到千里之外的貴州孩子手中,還幫助當?shù)氐拇迕裥薮迓泛吐窡舻鹊?。?shù)天前,火柴公益和電力公司給貴州黔東南地區(qū)的孩子們送去了4000雙鞋子,抵御寒冬。
“微公益,顧名思義,就是從微不足道的公益著手,積少成多。泉州微公益是一座橋梁,鏈接愛心與感恩心。”泉州市微公益協(xié)會執(zhí)行會長謝笑潔在展望2016年時表示,新的一年還將繼續(xù)做公益,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