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半截食指長的麻粩酪坯倒入小鍋里,翻撥使其膨脹。
把炸好的麻粩酪坯撈起
酪坯裹上花生粉末后,麻粩就做成了。
與榜舍龜、橘紅糕、金橘、白粬一同被稱為永春五大小吃的麻粩,久負(fù)盛名。它如香蕉一般大小,周身裹著花生或芝麻,松脆可口,是永春乃至泉州各地百姓在傳統(tǒng)節(jié)日和婚慶時的必備甜品。近日,在永春達(dá)埔鎮(zhèn)的一家老字號糕點店里,記者目睹了麻粩是如何做成的。
工藝
酪坯炸成“香蕉” 蘸糖漿后裹粉末
做了30多年麻粩?shù)耐跤莱蓭煾到榻B,麻粩?shù)闹谱髁鞒屉m簡單,但每道工序都需認(rèn)真細(xì)致。首先,把糯米用水浸透磨細(xì),脫水如粉泥狀,蒸熟。再按比例加入去皮攪碎的芋頭粉末,兩者攪拌在一起。待攪拌成粉團(tuán)后,搟壓成一片片薄片,晾干1-2天,再切成長5厘米、厚0.5厘米的酪坯。制作酪坯的同時,花生米炒熟備用,需掌握火候,不能燒焦,再研碎為末。
準(zhǔn)備工作做好后,王師傅給灶上大鍋里的棕櫚油加熱。十幾分鐘后,他往大鍋旁邊的小鍋里倒入涼的棕櫚油,再把酪坯倒入小鍋里,翻撥幾下。待它們?nèi)空瓷蠜鲇停ㄒ簧谉嵊蜐踩胍煌瓝?。冷熱油交替下,一分鐘后,只有半截食指長的白色酪坯慢慢膨脹,變成金黃色的“小香蕉”。他把“小香蕉”撈起放入熱油鍋里再翻撥一下,工序便完成一半?!斑@一步最為關(guān)鍵,如果原料比例沒有配好,或者火候沒掌握好,麻粩就不會有成型后的三層效果。”
王師傅炸酪坯時,另一位師傅把白砂糖和麥芽糖熬成糖漿?!靶∠憬丁闭阂幌绿菨{,再裹上花生粉末,傳統(tǒng)的麻粩便做好了。
味道
內(nèi)層酥脆松軟 外層香氣撲鼻
做好的麻粩擺在眼前,還沒吃就被花生的香氣勾起食欲。“剛做好的麻粩沒有冷卻后的好吃?!蓖鯉煾嫡f,最好等做好五六個小時后再吃,那時最Q。果然,記者吃一口此前做好的麻粩,入口酥脆松軟,甜而不膩,且不粘牙,花生香氣縈繞齒間,久久不散。
“麻粩內(nèi)有三層不同的味道,最內(nèi)層白色蓬松的部分叫做‘果干’,中層為糖衣,外層若是裹上香噴噴的花生,就稱為花生酪?!蓖鯉煾嫡f,麻粩不只有花生這一款口味,若是裹上炸得酥脆的米香粒的話,則稱為米香酪;裹上炸得蓬松的芝麻,則稱為芝麻酪。
當(dāng)年,王師傅就是因為吃了一根麻粩,走上了制作永春糕點的道路。今年46歲的他回憶說,由于早年家境貧寒,兄弟姐妹又多,只念到小學(xué)三年級的他沒有再繼續(xù)學(xué)業(yè),輟學(xué)回家?guī)透改父牲c農(nóng)活。12歲時,他的鄰居好友請他吃麻粩,這是王永成第一次品嘗到麻粩?shù)淖涛丁?4歲那年,他拜了當(dāng)時在永春做傳統(tǒng)糕點享有盛名的湯榮麗老師傅為師,學(xué)做麻粩和傳統(tǒng)糕點,一做便是30多年。
影響
客人不惜郵費 跨海郵購品嘗
麻粩?shù)钠鹪茨甏蛞央y追溯。王師傅說,“麻粩”是閩南語音譯過來的,民間傳說是諸葛亮首創(chuàng)為劉備迎親之用,如果屬實,已有1700多年歷史了。另相傳,古代地方官員曾將它作為貢品送到宮廷,深得贊賞,故有閩南貢品之稱。早年,麻粩主要用于當(dāng)?shù)厝嘶槿⑾露?、納彩、迎娶等民間民俗,后逐漸成為當(dāng)?shù)厝说木凡椟c、饋贈佳品。
“逢年過節(jié)、婚嫁高峰期時賣得最好,有時一天能賣四五百斤?!蓖鯉煾档呐畠赫f,除了賣到福建省內(nèi),在上海、新疆和馬來西亞等地,麻粩也有市場。北京、廈門等地的客人也常打電話訂購,甚至拿著外包裝慕名而來?!坝幸换兀晃幻绹腿擞嗁?斤麻粩,讓我們郵寄過去。2斤麻粩才26元,郵費卻要一百多元。哪怕郵費比貨品貴好幾倍,那位客人仍堅持購買。”她說,2009年,新加坡前總理吳作棟回鄉(xiāng)謁祖,第一次嘗到家鄉(xiāng)的麻粩時贊不絕口,蹺起大拇指,連聲稱好。(記者 陳靈/文 陳起拓/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jìn)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wǎng)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xiàn)泉州在補(bǔ)齊養(yǎng)老事業(yè)短板,提升養(yǎng)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