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相依為命一輩子,我不怕死,我怕留她一個人孤單……”面對醫(yī)生發(fā)出的病情警告,77歲的陳碧峰卻在擔心老伴戴雅麗,說到傷心處,他抑制不住慟哭起來。

陳碧峰(右)與老伴戴雅麗
陳碧峰是南安碼頭鎮(zhèn)仙美村人,唯一的兒子在35歲時病逝。為了償還兒子治病欠下的巨額債務,他和老伴雖年過花甲,仍外出打工。11年前,陳碧峰患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喪失勞動能力,照顧丈夫和家庭的重擔全都壓在了老伴肩上。如今,陳碧峰的病情又加重了……
記者了解到,目前,陳碧峰所需治療費用約為3萬元,只要治療及時,仍有康復希望。
晚年獨子因病去世六旬夫妻打工還債
時間回到1999年,一場突來的變故打破了陳碧峰夫婦的平靜生活——唯一的兒子不幸患上肺癆。為了治療,陳碧峰夫婦散盡家財,還背負了數(shù)萬元的債務,但1年多后,兒子還是去世了。
為償還債務,當時已經(jīng)63歲的陳碧峰帶著老伴到廈門打工,戴雅麗幫人做家務零活,一個月收入不到600元,不久后又因血壓低被辭;陳碧峰則做起雜工,每個月有900元左右的收入。兩人每個月的生活費都控制在300元左右。
2003年,還清債務的陳碧峰夫婦,回到了仙美村,重新過起了耕作生活。然而,陳碧峰此時被查出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稍微運動就會出現(xiàn)氣喘、呼吸困難的情況,并且逐漸喪失勞動能力,家庭重擔一下子都落在了戴雅麗肩上。近年來,陳碧峰的病情逐漸加重,身體機能越來越差,連走路都十分費勁。
盡管如此,陳碧峰也不曾向政府或其他人尋求過幫助。
醫(yī)生建議住院治療費用需兩三萬元
昨日,在陳碧峰的家中,記者見到了這對夫婦。陳碧峰滿頭白發(fā)、面容消瘦,戴雅麗也已半頭銀絲。陳碧峰腿腳不便,沒走幾步路就會氣喘,不時要到房間里的氧氣瓶處吸氧。
陳碧峰告訴記者,前段時間醫(yī)生要求他必須住院,如果不及時治療,將有生命危險。“如果我住院,妻子肯定要來照顧我,家里的田就要荒廢了,更何況現(xiàn)在我們也拿不出兩三萬元的治療費。”
據(jù)陳碧峰介紹,目前,兩人都辦了低保,每個月一人能領260元;政府給的計生補助費,一人一年可領1200元,兩人加起來每個月的總收入為720元。然而,他們每個月光醫(yī)藥費就要六七百元(扣除醫(yī)保報銷)。
考慮到陳碧峰夫婦的情況,碼頭鎮(zhèn)政府每年都會為其送去慰問金。此外,今年9月起,碼頭鎮(zhèn)計生辦將給予他們每人每月1200元的特殊計生補貼。
“去年,老伴還會到外面做點零工,每個月有兩三百元,夠兩人生活。”陳碧峰說,自從今年他一次走路摔倒后,戴雅麗決定專心照顧他,這額外的補貼也就沒了,今年他們又跟親戚借了5000元生活費。
“當時他突然腳上一軟,就摔倒在地。我嚇壞了,心想出事了,我該怎么辦!”回憶起當時的一幕,戴雅麗仍然心有余悸,自那以后,她再也不敢離丈夫太遠,生怕丈夫再出意外。
近幾年來,戴雅麗每天早上5時就要起來做飯,為丈夫倒掉隔天的屎尿,然后做家務、種菜,還要去外面找零活補貼家用。“她很辛苦,我們一輩子相依為命,我不怕死,我怕留她一個人孤單……”陳碧峰說,在他心里,老伴是最放不下的人。(記者 鄒思敏 通訊員 李真真 林連東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