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創(chuàng)作《老夫子》漫畫,王家禧定期為報刊畫四格漫畫,賺取稿費以維持家用。據(jù)說,在“老夫子”形象誕生的那天,王家禧正尋思著給自己取個筆名,這時,他的大兒子王澤正好跑到他跟前。于是,他索性就將“王澤”作為自己的筆名。漫畫《老夫子》一經(jīng)面世,便受到了讀者熱烈的追捧,“王澤”這個名字也由此紅了起來。父子之間,常常因為同一個名字鬧出不少笑話;沒有料到的是,幾十年以后,兒子王澤竟然放棄在美國建筑設計師的工作,接管了《老夫子》漫畫事業(yè),真正地成為了《老夫子》的第二代創(chuàng)作人,延續(xù)著漫畫《老夫子》的生命……這“弄假成真”的故事也變成了一段佳話。
在一次采訪中,王澤談到,小時候對父親不理解,總覺得自己的父親與別人的父親不一樣:別人的父親都是上班下班,自己的父親卻怎么整天在家中畫小人兒?但是后來,父親王家禧在家中與朋友的一段對話對他影響很大。朋友對王家禧說:“你靠畫漫畫維持一家老小的生活不容易,你應該畫點大家喜歡的、諷刺性的題材。”父親回答說:“不對!諷刺是一個人不小心踩到香蕉皮摔了一跤,我們在馬路對面取笑他,那樣我不喜歡;而我是把自己當成小丑,給自己潑盆冷水、走兩步摔一跤,通過自嘲來博取大伙兒的會心一笑。”那段對話對王澤的影響至深,到現(xiàn)在他都清晰地記得那個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