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廈門市交警支隊發(fā)布《5月份全市道路交通運行狀況》,公布了5月份廈門全市緩行路段排名前10名、嚴重積水路段、重點道路交通違法行為、違法地點前10名等。
車流量大是緩行主因
上個月,廈門市警方交通指揮中心視頻巡查發(fā)現道路交通緩行次數691次,其中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緩行次數58次,道路施工造成緩行次數22次,道路積水造成緩行次數9次。
在排名前10的緩行路段中,車流量大、道路難以消化,是造成緩行的主因。其中,暫列第一名的是湖濱中路體育路口,這地方,早晚高峰都很忙,車流量大和車輛違法變道成為引起緩行的主因。
緩行路段前10名中,仙岳路包攬最后4個名額,其中有3個在仙岳高架上。
違規(guī)停放列違法第一
上月廈門全市普降暴雨,造成一些路段嚴重積水車輛滯留。經排查,思明區(qū)和湖里區(qū)共16處、集美區(qū)9處、海滄區(qū)1處、同安區(qū)5處、翔安區(qū)1處。
5月份,廈門全市查糾道路交通違法行為282563條,其中非現場查糾道路交通違法行為247073條,全市發(fā)現并查處嚴重道路交通違法行為22510條,同比上升6.69%,環(huán)比下降28.04%。
這些道路交通違法行為中,駕駛機動車在道路上違反規(guī)定停放的行為,以143531條位列第一,遇行人正在通過人行橫道時未停車讓行的,以1338條位列第10名。
在上個月的違法地點前10名中,原本以為容易“中槍”的廈禾路,并沒有排第一名,而是枋湖北二路火炬東路口至枋鐘路口,以8367條成為第一名。廈禾路火車站路口和廈禾路后埭溪路口,分別以2597條和2293條位列第6和第8名。
警情多集中思湖兩區(qū)
上月,廈門全市道路交通違法停車行為占違法總數50.7%,因道路交通違法停車影響車輛通行的交通警情,與上個月相比上升12.88%,其次,機動車不按道行駛、違反道路交通標志標線規(guī)定及超速等道路交通違法行為也尤其突出。
道路交通堵情帶有突發(fā)性和輻射性。雖然與上個月同期相比全市堵情包括思明、湖里區(qū)均有所下降,其中思明、湖里區(qū)分別下降了9.85%、20.8%,但全市因節(jié)假日、暴雨天氣等造成的突發(fā)堵情時有發(fā)生,尤其是一個節(jié)點的堵情,很容易輻射影響到其他區(qū)域。
道路交通事故警情比較突出。全市共發(fā)生道路交通警情22885起,占全市總警情的74.8%,環(huán)比、同比上升0.62%、5.42%,主要警情也是集中在思明、湖里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