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思明區(qū)的玉荷里小區(qū)等6個老舊小區(qū)開展了全面改造,其中就包括了海綿工程。近期,這批老舊小區(qū)改造完工,“海綿小區(qū)”的神奇能力,在改造后的幾次大暴雨中經受住了考驗。昨日,記者來到玉荷里小區(qū),探訪“海綿小區(qū)”給居民生活帶來的變化。
玉荷里小區(qū)去年11月開始了“海綿小區(qū)”改造?,F(xiàn)在的玉荷里小區(qū),路兩旁的綠地上,“藏”有下凹的植草溝;植草溝蜿蜒曲折,最后匯入精心設置的雨水花園里。
據悉,小區(qū)內的綠地標高都比原本降低了許多,雨水可以順著線性植草溝,最后流入雨水花園。降水量低于26.8mm時,雨水通過下滲,進入土壤或是積蓄于雨水花園中,積蓄下來的雨水之后通過蒸發(fā)效應降低熱島效應;而降水量超過26.8mm時,多出來的雨水通過雨水花園中的溢流口進入市政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