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影協(xié)、廈門市人民政府向百姓院子捐贈電影100場。(廈門日報記者 趙張昀 攝)
作為2025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jié)的活動之一,昨日,電影工作者走基層惠民活動繼續(xù)深入廈門城市一線,走進華僑博物院、東孚街道百姓院子。本次活動由中國文聯(lián)、中國影協(xié)與廈門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中國影協(xié)分黨組成員薛長緒,中國電影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jīng)理余寧,以及牛犇、肖桂云、趙曉明、吳軍、閻青妤、田岷、方曉莉、齊溪、顏丹晨、楊斯、張少博、陳哈琳、林博洋、鄧孝慈、張皓倫等電影工作者出席。
●地點:華僑博物院
“我心目中風景最美麗、環(huán)境最干凈的地方”
昨日,電影工作者們走進華僑博物院,參觀回顧華僑走出國門、海外奮斗與家國貢獻等壯闊歷程。
在參觀過程中,張皓倫說道,華僑先輩在艱苦卓絕的條件下敢闖敢拼、為國奉獻的往事,給了他無限的激勵與能量。“作為一名青年演員,對歷史的學習尤為重要,可以打開格局、豐富內(nèi)心,為劇本的理解和藝術(shù)創(chuàng)作增色。”
趙曉明告訴記者,看著關(guān)于廈門華僑記憶的展陳,他的思緒一下子拉回約30年前,“我曾在鼓浪嶼拍攝一部上下集電視劇,飾演一名連長。這是我心目中風景最美麗、環(huán)境最干凈的地方。”
廈門演員林博洋則提到,著名華僑領(lǐng)袖陳嘉庚對廈門的發(fā)展做出重大的貢獻、留下深刻的城市印記,“這次行程,讓我學習了很多廈門的歷史,對廈門有了不同的認知,我正在跟隨金雞認識不一樣的廈門。”林博洋說,作為廈門人,她看到廈門被金雞元素“包圍”,電影藝術(shù)氛圍愈加濃厚,她非常開心和自豪。
●地點:百姓院子
“這次故地重游,廈門的變化太大了”
在海滄區(qū)東孚街道百姓院子,電影工作者們參觀充滿回憶的老電影海報、老式放映機等時代感滿滿的物件,回顧中國電影發(fā)展的歷程,還為當?shù)厝罕婇_展了一場精彩的惠民演出。
顏丹晨、田岷、吳軍、張皓倫、林博洋、陳哈琳等先后登臺,奉送了歌舞、朗誦、小提琴、情景劇等一系列惠民節(jié)目,讓臺下觀眾大飽眼福、大聲喝彩。而廈門本地的非遺藝術(shù)家,也將歌仔戲、提線木偶戲等表演搬上舞臺,新奇和精彩感染全場。“這場驚喜的活動,不僅豐富了我們本地基層群眾的文化生活,也是藝術(shù)文化的魅力傳承。”東孚街道居民胡晨對記者說。
“1957年,我就來過廈門,在《英雄小八路》中飾演一名通信兵,這次故地重游,廈門的變化太大,我已經(jīng)認不出來了!”活動中,90歲高齡的表演藝術(shù)家牛犇說道。作為本次活動中最年長的電影老前輩,牛犇還深情寄語全場最年輕的12歲演員陳哈琳:“希望你成為中國電影的合格接班人,祝愿你健康快樂成長。”這個感人的場面引發(fā)現(xiàn)場的熱烈掌聲。
花絮
捐贈百場電影 點亮城鄉(xiāng)之夜
當日,薛長緒與海滄東孚街道原電影放映員陳原來共同登臺,揭曉了一個重量級環(huán)節(jié):中國影協(xié)、廈門市人民政府向百姓院子捐贈電影100場,讓當?shù)鼐用裨诩议T口享受到更加豐富的“文化大餐”。
陳原來曾為當?shù)卮迕穹庞畴娪敖?0年,還打造了一個“電影博物館”——這些細水長流的努力,打動了在場不少電影工作者的心。“中國電影不斷向前的背后,離不開基層觀眾的支持和推動。”薛長緒說,這些銀幕不僅點亮城鄉(xiāng)的夜晚,更成為傳承優(yōu)秀文化、傳遞時代聲音的重要載體。
(廈門日報記者 趙張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