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高考語文中,作文都是重頭戲。對初三和高三的學子來說,這個寒假是作文提分趕超的黃金時段,因為假期能夠自由支配時間,可以安排較多精力用于閱讀、練筆,這種強化訓練往往能帶來意外的收獲。
那么,提分超越具體有哪些策略?今天,我們邀請廈門一中高級教師葛梅、松柏中學高級教師藍瓊來告訴你!
初三
積累獨有的寫作素材
葛梅(廈門一中語文高級教師)
策略1 明確努力方向力爭選材新穎議論深刻
廈門2016年中考作文將按以往慣例不設文體限制,按課標要求初中畢業(yè)生要會寫復雜的記敘文和淺易的議論文,但初中作文教學重點在記敘文,對于大部分初中學生來說,邏輯性強的理性思維也并不擅長,記敘文應當成為文體首選。至于到此時仍對自己的作文沒底的學生來說,更應該選定以形象思維為特征相對易于掌握的記敘文為自己中考作文的必選文體。
從文章組成來看,初中生的記敘文往往是由記敘和議論兩部分組成,記敘是基礎,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由這個部分確定;議論建于記敘的基礎上,是記敘的升華,文章中心往往體現(xiàn)于這個部分。從以往中考作文卷情況來看,成績平平的學生一個普遍問題是文章內(nèi)容上選材同質(zhì)化嚴重,文章中心缺失或者泛泛而談,缺少深刻的議論,文面直觀顯現(xiàn)一為選材扎堆,一為議論扎堆。
若想提升成績,那么必須改變上述情況,在記敘選材部分及議論部分必須有一個因素要與眾不同。若選材新穎,議論平常,文章至少不千篇一律;若選材平常,議論新穎,文章則會讓人眼睛一亮。當然這樣的說法是基于作文記敘部分和議論部分不脫節(jié)且全文基本扣題的基礎上。
策略2 做好選材積累通過閱讀彌補素材缺失
課標是這樣表述寫作的:“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多角度觀察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這實際上指明了學生寫作內(nèi)容取向:“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
學生可以將自己日常作文分類,重新審視自己的作文在素材積累選擇上是否存在某方向狹隘、缺失等現(xiàn)象,對于人和自然之間諸種關系,比如對立、和諧、獲得啟示,是否有過思考;對于人外部的社會活動,比如,社會實踐、社會民俗文化、社會科學,是否有過參與及收獲;對“自我”在一切活動的認識和感受是否有過明晰的認識。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你得及時檢討并補上缺漏了。
這個方面,閱讀是一個捷徑,范圍可以是課本,也可以是你所讀過的文章,甚至是你讀過的同齡人優(yōu)秀作文,認真地研讀二三十篇,仔細剖析文章文題與內(nèi)容、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之間的關系,常常你會真切地發(fā)現(xiàn),自己實際上有許多可以寫的內(nèi)容卻往往視而不見,有不少問題可以有自己的看法而不去人云亦云。
至于課標提到的“力求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并非指詞藻上的奇巧,技巧上的別致,寫作方法服從寫作內(nèi)容,有什么寫作內(nèi)容才有什么寫法。當你擁有了屬于自己獨有的寫作素材時,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自然會出現(xiàn)。
策略3 實踐提高能力修改自己過往問題作文
寫作能力的提高必須依靠實踐,所以,這個寒假應該多加練習。這個練習不是題海戰(zhàn)術(shù)似的盲練,建議重點放在修改自己過往的問題作文上,從素材選擇及議論深刻方而進行深入思考,發(fā)現(xiàn)問題并進行修正。
如果自己力有不逮,那么求助老師、家長,相信,如果你堅持下去,一定會大有收益的。
高三
加強作文的升格訓練
藍瓊(中學高級教師,廈門松柏中學高三語文備課組長)
寒假作文訓練下列幾方面值得注意:
完成任務比提煉觀點更重要
審題時要看清題目的要求和具體任務,有時完成任務比提煉觀點更重要。沒有完成任務的意識,得分就低了。
例如2016年1月福建省質(zhì)檢作文題,就有非常明確的任務指令,即“你認為什么樣的傳家寶更有價值?”部分考生未在材料涉及的三件傳家寶中選擇一件并回答這個問題,就算未完成任務;有的考生雖回答了這個問題,但在行文中沒有就三件傳家寶的價值進行權(quán)衡比較,當然無從體現(xiàn)問題中的“更”字,也算未完成任務。
閱讀優(yōu)秀時評做好讀書筆記
許多同學由于自己人生閱歷及認知水平的局限,很難寫出有深層次思考與理性判斷的文章。這些同學的分析闡述往往是二元思維的,非黑即白,非對即錯;或者停留在簡單粗糙的表態(tài)上,說理主觀武斷。而優(yōu)秀時評能引導同學們關注社會現(xiàn)實,學會多元思維,客觀看待問題,哪怕是有兩到三步追問,總比平面說理的好。
推薦大家閱讀《人民日報》、《中國教育報》、《新京報》評論版、《中國青年報》“青年話題”、新華網(wǎng)、新浪網(wǎng)時評,并做好讀書筆記。
挑幾篇舊習作進行升格訓練
作文升格訓練是提升作文水平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同學們不妨挑幾篇老師講評過的舊習作進行升格。每次升格可有所側(cè)重,比如段落升格重在斟酌字句,使該段落成為文章亮點,久而久之能夠提高語言敏感度;結(jié)構(gòu)升格可根據(jù)確定題意,在開頭、結(jié)尾、過渡、照應等處做字面上的調(diào)整修改,鍛煉自己嫻熟的“糾偏”技能或者扣題能力。
對那些寫作相對薄弱的同學來說,可以通過升格練熟幾種常用的思維模式,如深入思考的方法有概念厘定、原因分析、由表及里等,以備考試時靈活運用。建議同學們開學后將升格好的作文交給老師批閱,再次聆聽老師的指導意見,定能從中受益。
養(yǎng)成注重細節(jié)的好習慣
作文是所有考試中主觀性最強的一道題目,結(jié)構(gòu)清晰、卷面整潔、書寫工整、語言面貌好的文章在評分時必然占優(yōu)勢,因此同學們要養(yǎng)成注重細節(jié)的好習慣。
落筆后不隨意涂改,每一個段落不要太長,盡量不使用口語或網(wǎng)絡語言;“題好一半文”,擬題切忌大而空,也不要太過于“文藝”晦澀讓人摸不著頭腦,應把最核心的價值判斷或文章最大的亮點提煉成標題;第一段要簡潔,要盡快入題,切不可東拉西扯,故弄玄虛,建議同學們在草稿紙上精寫第一段,認真斟酌修改后再抄到答題卡上,爭取讓漂亮的開頭能迅速征服評卷老師。
總而言之,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把作文提分的功夫落到平時,學會觀察和思考,強化平時的閱讀積累,應考時再有積極的心態(tài),規(guī)范過硬的考試策略,就一定會取得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