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以往不少學生都覺得,十幾年苦讀就為考大學,考進大學就放松解脫了。一些中學老師也經(jīng)常給學生灌輸“現(xiàn)在吃苦,進了大學就可以放開玩”的觀念,以此“激勵”學生。但是,進了大學就真的可以掙脫壓力、“放羊”了?近日,有高校就出臺了“學不好本科轉(zhuǎn)為???rdquo;的規(guī)定,這條新規(guī)引起了廣泛的討論,有人認為“本科轉(zhuǎn)???rdquo;會給大學生本人及其家人帶來強烈的心理落差與相對剝奪感,也有人認為這可以倒逼學生努力學習,也可以避免有些學生因“掛科”等原因而畢不了業(yè)。
本期嘉賓:楊朝清、張西流、李云勇
是對“一刀切”培養(yǎng)模式的改變
□楊朝清(教師)
長期以來,“高中拼命學,大學盡情玩”成為一種普遍的價值認知誤區(qū),甚至有些高中老師也會拿來激勵學生。殊不知,大學也是一個新的競賽場,并沒有想象的那么輕松。如果怠慢停歇下來,名校的大學生也同樣會面臨著學業(yè)困難,難以按時順利完成學業(yè),一些人不得不降級,別人四年讀完的大學,他們要花五年甚至六年的時間。少數(shù)大學生因經(jīng)常不上課甚至不去參加考試,所獲得的學分過少,按照學校的相關(guān)規(guī)定,被勸退學。
“本科轉(zhuǎn)???rdquo;說到底就是給這些瀕臨退學的大學生提供一個緩沖地帶,給他們提供一條出路。??茖W歷的含金量盡管低,卻比退學的“一無所有”要好;與簡單、生硬的“一退了之”相比,寬嚴相濟、張弛有度的“本科轉(zhuǎn)???rdquo;更好地維護了學生的權(quán)益。畢竟,達不到本科畢業(yè)要求的他們,或許能夠達到??飘厴I(yè)的要求。
不因?qū)W生成績原因剝奪學生的受教育權(quán)利,改變“一刀切”式的培養(yǎng)模式,根據(jù)學生的學業(yè)基礎差異、學習能力差異與個性需求差異,探索分流培養(yǎng)、分類成才的學籍管理機制;融入“異質(zhì)思維”,華中科技大學的“本科轉(zhuǎn)???rdquo;看似冰冷、殘酷,實際上卻飽含溫情與人文關(guān)懷。
倒逼“掛科”制度退出歷史舞臺
□張西流(公務員)
華中科技大學的這一新政,可以說是創(chuàng)新之舉,不僅體現(xiàn)了高等教育的人性化,而且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學生退學的風險。特別是,將會促使飽受詬病的“掛科”制度退出歷史舞臺。眾所周知,“掛科”對于大學生來說,絕對是個沉重的話題。因為“掛科”最嚴重的影響,就是可能造成大學生沒有學位證、畢業(yè)證,無法正常畢業(yè)。
“沒有掛科的大學,便不是完整的大學”,這幾乎成了現(xiàn)代高校學子的一種共識。這在某種程度上,也反映出了高校教學管理的嚴謹。然而,“掛科”學生太多的大學,也不是完整的大學,至少表明學校在管理制度和教學方式上出了問題,挫傷了學生完成學業(yè)的積極性。因此,“掛科”制度一直為高校學子所詬病。
本科轉(zhuǎn)專科,可倒逼“掛科”退位。換言之,取消“掛科”制度,實行學分制改革,方為上策。取消“掛科”制度,對學生本科階段要完成的學習目標和課程總要求沒有變化,學校對學生學業(yè)的督導,由原來學校行政權(quán)力干預,變成了教育和引導,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自主設計學業(yè)進度的能力。要知道,留給學生更多主動權(quán)去管理自己,規(guī)劃自己的學習生涯,是高等教育區(qū)別于基礎教育的一個顯著特點。當然,對每學期修不滿一定學分的學生,學校仍然進行警告,引導他們找到學習中的不足,跟上進度。如果最終未達到學分標準,只能由本科轉(zhuǎn)入???,但規(guī)避了退學風險。
“溫度”有余,嚴厲不足
□李云勇(職員)
有些人認為,“本科轉(zhuǎn)???rdquo;是溫度教育,但我恰恰以為,這會引發(fā)“溫水煮青蛙”悲劇。
華中科大是什么大學?重點一本中的重點大學。能夠考上華中科大的學子很笨嗎?學習素質(zhì)絕對不差。本來華中科大是把他們當本科生培養(yǎng)的,如今“本科轉(zhuǎn)專科”,且美其名曰“溫度教育”。問題是,大學委曲求全,學生今天放棄本科讀???,明天就有可能放棄大專讀中專。反正大學有“溫度”,學生何必去悔改,就有可能當“溫水青蛙”,如此“溫度教育”,學生哪里還有什么希望,哪里有什么前途?
當今大學教育,“溫度”有余,嚴厲不足,放棄了必要的教育原則和公平法治等原則。學生完不成學業(yè),就該被淘汰,大學哪能給他大包大攬找出路呢?今天不努力,給“大專”出路,明天不努力,給“中專”出路,這還能激勵學生好好學習嗎?這還像個大學嗎?“本科轉(zhuǎn)專科”完全可能引發(fā)“溫水煮青蛙”悲劇,那時,學生對大學的好感蕩然無存,而是深深的怨恨,這難道是“溫度教育”愿意看到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