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絲綢之路非物質文化遺產展于今日啟動,本次非遺展以“一條海上絲路 萬千非遺瑰寶”為主題。此次,來自國內23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各國家級文化生態(tài)保護區(qū)的珍貴項目,以及來自越南、尼泊爾、突尼斯、伊朗、土耳其、柬埔寨、巴基斯坦等國家的非遺傳承人及項目匯聚泉州,將現(xiàn)場為市民展示國內外精彩非遺絕活。展覽將持續(xù)到12月15日,如此多的非遺門類集中展示在泉州還是首次,市民千萬不要錯過。
來自貴州的非遺傳承人現(xiàn)場制作銀飾
昨日上午,非遺展館已開館,在泉州府文廟,國內外非遺傳承人帶著非遺項目陸續(xù)到場布展,部分市民趕來先睹為快。這里有古老神秘的華縣皮影、有美輪美奐的苗族銀飾,有巧奪天工的稷山螺鈿漆器髹飾……每件非遺作品都讓人賞心悅目。
柬埔寨服飾展
來自河北威縣王母村的高慶海和陳愛國夫婦,是土布紡織技藝的第十代傳承人。為了更直觀地展示這項非遺技藝,夫妻倆特意把祖?zhèn)鞯募徿嚭推饺绽锸褂玫目棽紮C從家鄉(xiāng)運到現(xiàn)場,一展絕活。
寧夏傳統(tǒng)美術葫蘆畫技藝
來自新疆克州烏恰縣的柯爾克孜族服飾技藝第三代傳承人,也給我們帶來了各式做工精美的手工服飾。同時,保存在當?shù)胤沁z中心的一頂逾150年歷史的手工繡花帽也“空運”來到現(xiàn)場,帽面上的精致繡花圖案依舊色彩亮麗,令人嘆為觀止。
來自新疆的非遺傳承人展示已有150年歷史的帽子
來自越南的漆器和漆畫、尼泊爾的唐卡、突尼斯的紅珊瑚等境外非遺項目也讓人大開眼界。越南當?shù)夭┪镳^負責人Duc Hieu,Vu現(xiàn)場展示金箔貼畫技藝,今年40歲的他已鉆研技藝21年。
此次非遺展分為泉州府文廟和鯉城區(qū)文化館區(qū)、新門街花燈展館、通政巷蘇廷玉故居等四個展區(qū)。(記者許奕梅 王盼琛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