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國時報》10日評論文章,原題《蔡英文可選兩岸一家親》,作者為臺灣中國文化大學中山與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龐建國,全文摘編如下: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
九合一選舉民進黨大勝,黨主席蔡英文的聲勢看漲,成為2016年民進黨候選人一事已經(jīng)底定,選舉勝選的機率也隨之升高。面對接著而來的大選,兩岸關系卻是核心議題,蔡英文如何出招,大家都等著看。
民進黨也明白兩岸關系和美國的態(tài)度是蔡英文參選“總統(tǒng)“的罩門,因此,選后是派秘書長吳釗燮到美國說明民進黨對這次選舉的看法,然后又邀了美國國務院負責亞太事務的前任官員,來臺參加由民進黨智庫舉行的研討會,希望就如何處理兩岸關系,與美國方面多做溝通。同一個時候,美國的智庫,像卡耐基國際和平基金會,也針對九合一選舉的結(jié)果辦研討會,表達美方的意見。
無論是在太平洋的此岸或彼岸,美國的態(tài)度都是清楚的,那就是希望臺灣海峽能夠維持穩(wěn)定,不要有任何片面改變現(xiàn)狀的動作。同時,鑒于美國和大陸建交時,對于“一個中國”認知的承諾,以及美中臺三邊過去這些年來的默契,希望民進黨接受“九二共識”,或者提出大陸方面能夠接受的新論述。否則,美國基于本身的利益,不能不對臺灣2016年的選舉表達看法,施加壓力。
我們相信,民進黨內(nèi)部已經(jīng)開始相關作業(yè),要在明年蔡英文訪美前,提出一套論述,測試各方的反應,再反映在蔡英文參選的政見中。問題是,在美中“共管”兩岸關系的政治現(xiàn)實下,民進黨的論述能有多大的回旋空間?
民進黨能夠采取的最簡單有效的處理方式,也是最能夠解除各方疑慮的作法,當然就是宣布接受“九二共識”,讓兩岸關系能夠順著目前已經(jīng)開展的格局繼續(xù)往前邁進。但是,這個選擇對于曾經(jīng)一再拒絕“九二共識”的蔡英文來說,是相當難堪的一種表態(tài)恐怕不容易成為蔡英文的選項。那么,蔡英文還能怎么辦?
且讓我們越俎代庖地建議一個方案,就是從大陸新任領導人上任以來所強調(diào)的“兩岸一家親”這個概念著手。如果民進黨能夠做以下的表述:“兩岸同屬一個中華民族,民進黨愿意在兩岸一家親的共識下,努力促進兩岸關系的和平發(fā)展”,以“兩岸一家共識”替代“九二共識”,也許有機會獲得大陸的善意回應。
當然,在提出“兩岸一家共識”的同時,民進黨必須有實際的動作表現(xiàn)誠意,如不再杯葛《兩岸服貿(mào)協(xié)議》,不在《示范區(qū)條例》中對大陸采取差別待遇,乃至于凍結(jié)“臺獨黨綱”為民共關系的發(fā)展開拓一條可長可久的路徑。
兩岸消長態(tài)勢明顯,美國和大陸為兩岸關系劃下的紅線也越來越清晰,無論是否執(zhí)政,民進黨要作為一個負責任的政黨,就必須表現(xiàn)出愿意面對現(xiàn)實的態(tài)度,能夠務實處理兩岸關系的作為。為了臺灣百姓的福祉著想,蔡英文必須能夠找出一條讓中美雙方都能接受的前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