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樹根部造型獨特,與羅漢造型有幾分相似
地處蒜溪魁山間的莆田涵江東源村風景優(yōu)美、山迷水幽,村中除了有市民熟知的成片古民居,坐落在古厝之間的一棵五百多年樹齡的古秋楓,也是熱門景點。端午期間,涌入東源村的萬名游客就被古樹獨特的瘤狀根部所吸引,海都記者發(fā)現(xiàn)這些根部形似“羅漢”。園林專家表示,古樹根部的獨特造型是一大特色,較為珍貴稀少。
樹高18米,地面根部直徑約8米,是當?shù)仫L水寶樹
昨日,海都記者來到東源村,村中古民居錯落有致,吸引不少市民游玩。“東源村的歷史文化氣息不只是體現(xiàn)在古民居上,500多年樹齡的古秋楓同樣很有歷史韻味。”路邊小販告訴記者,來東源村一定要看看這棵古秋楓,沾一沾“福氣”。
原來,這棵古秋楓一直是當?shù)氐娘L水寶樹,被稱為“高山頭”(音譯),除了是一道風景,也象征著拼搏奮斗,正如當年遠赴南洋打拼的族人身上的精神。古樹枝葉繁茂,樹高約18米,地面根部直徑約8米,樹冠像一個大華蓋,向四周伸展十余米。
村中九旬老人介紹,原本距這株秋楓20米處,還有一株古榕,造型及樹齡與這株秋楓不相上下,可惜在上世紀初作古,令人惋惜。幾年前,古樹還遭受了白蟻侵蝕,多虧海都報報道后引起林業(yè)部門重視,解決了蟻害,省林業(yè)部門也多次前往考察,采取了保護措施。
根部獨特 造型似“舉缽羅漢”
海都記者觀察發(fā)現(xiàn),古樹根部獨具特色,其造型與十八羅漢相似,尤其是幾個突出的造型,與“舉缽羅漢”、“布袋羅漢”有相似之處。
村支書康宗龍介紹,按照村中長者的說法,古秋楓就像是母親,下方似人形的根部像是上世紀30年代下南洋打拼的族人,雖然遠離家鄉(xiāng),但依舊緊抱著樹干,抱著母親,于是打拼歸來,在村中建起一座座古厝。“林業(yè)部門考察過多次,但還沒有給一個具體的‘名分’。”他告訴記者,如今古樹缺乏專項保護資金,只能由村里進行照看。
莆田市園林專家告訴記者,一棵古樹就是一段歷史,時代的更替、人間的悲歡都記錄在古樹的郁郁枝葉之下,政府部門應該好好規(guī)劃保護。(記者 林養(yǎng)東/文 馬俊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