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華林路口 10分鐘查7輛
昨日下午4點30分許,一名背著包的小伙子,騎著一輛頂著紫色遮陽傘的電動車,駛進五四路與華林路交叉口,交警隨即將其攔下。記者看到車上的遮陽傘由一把大傘和一個倒Y字形金屬支架組成,傘柄長約1.2米,金屬支架用螺絲固定在電動車頭上。
交警告知,加裝遮陽傘是違法的,必須現(xiàn)場拆除,并處罰款50元。男子表示:“不好意思,我不知道是違法的,以后一定不再用了。”
小伙子剛剛離開,又來一個載人的騎手,民警立即攔下。“你知道電動車不能加裝遮陽傘嗎?”騎車的年輕男子明白民警意思后,希望民警能網(wǎng)開一面,不要對他進行處罰。民警嚴詞拒絕并告知,非機動車加裝遮陽傘是違法行為,且電動車后座禁載12周歲以上乘客。隨后,男子認錯。
記者看到,短短10分鐘內(nèi),交警在該路口就查獲7把電動車上的遮陽傘。據(jù)鼓樓交警介紹,今年入夏以來,交警查處加傘車幾乎都是常態(tài)化,一般一天下來都能查數(shù)十把,昨日也查了幾十把。
多因素疊加 致屢禁不止
事故頻發(fā)、海都曝光、警方也加大力度查處,但街頭為何依舊可見“加傘車”?
“多種因素疊加所致。”一名福州警方人士分析說,從商家的角度看,批發(fā)來的“三無”電動車遮陽傘利潤很可觀,違法成本卻很低。另外,騎手自身安全意識淡薄,一些騎手主動去加裝遮陽傘,為的是圖一時清涼,卻忽略了潛在的安全隱患,一旦出事,后果不堪設想。
此外,一些加裝者法規(guī)意識淡漠。他們明知加傘會被拆除并罰款50元,仍舊抱僥幸心理“不會罰到我頭上”,或“不過只罰50元”。這也反映出騎手缺乏對法規(guī)的敬畏,社會責任感淡漠和對自己及他人生命的不尊重。
市民吁源頭抓起 杜絕加裝遮陽傘
“莫讓‘遮陽傘’成為‘流動殺手’。”有市民呼吁,除了加強查處外,還要加強管理,更要從源頭抓起。只有市民無處可以加裝遮陽傘,再加上警方加強執(zhí)法,才能真正杜絕。市民還呼吁,有關部門應該加強整治電動車、摩托車加裝遮陽傘的行為。市民更希望騎手們莫為一時涼快,而讓自己或他人用生命“埋單”,應果斷與車裝遮陽傘說“NO”,這樣,才能真正讓道路順暢,還公眾安寧。
針對市民呼吁,昨日,福州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相關人士稱,檢查中,他們一旦發(fā)現(xiàn)有生產(chǎn)、銷售“三無”電動車遮陽傘的行為,將依照相關法規(guī),予以查處,責令整改。該人士說,下一步,他們還會部署各縣市區(qū)的市場監(jiān)督管理部門,讓他們一同繼續(xù)加大力度、加強監(jiān)管,定期或不定期對市場進行檢查。
市民李先生昨還向海都報建議,希望有關部門通過微信、微博、QQ群等平臺進一步發(fā)布宣傳非法安裝遮陽傘的危害性,提高市民的安全意識。記者 朱敏敏/文 毛朝青/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