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排排播放器安插在稻田間播放音樂
效果
產量高出15%
顆粒更加飽滿
“不給水稻施化肥、不灑除草劑,我們的水稻產量會比市場上的低。但這不是重點,我們想要的是健康、無污染、有營養(yǎng)的大米。”負責人說,特別的是,我們給水稻 “聽音樂”,”“許多人來我們這里參觀,總會感覺很新鮮,很不可思議,也有人笑話我們,但是經過試驗,確實是有效果的”。
“每年兩季,早稻晚稻,這已經是我們播種的第四季水稻了。”負責人介紹說,“為了試驗播放音樂的效果,他們劃出100畝不播放音樂的稻田用來對比,沒有聽音樂的稻田害蟲、老鼠明顯較多。”前三季的收成證實,聽音樂的水稻比沒聽音樂的水稻產量高出15%,顆粒也更加飽滿。
“我不是水稻專家。”負責人告訴記者,之前因為在市場上找不到滿足孩子營養(yǎng)需求的米,才萌生了自己種水稻的念頭,為了實現這個想法,曾進行了3年多的考察,先后走訪了一些臺灣精細農業(yè)基地及國內種植基地,“在臺灣的一些稻田、菜園和果園里,有人通過播放音樂讓水稻、果蔬長得更好、產量更高,于是就想嘗試下這樣的做法”。
“為了找到適合種植的田地,到很多地方考察過,德化,洛江虹山鄉(xiāng)、羅溪鎮(zhèn)、馬甲鎮(zhèn),南安梅山鎮(zhèn)、羅東鎮(zhèn),這些地方都有田地種植水稻,但多為丘陵地,沒有大面積成片的地。” 負責人介紹說,“在南安,都說‘金英都、銀羅東’,英都鎮(zhèn)良山村確實是種植水稻的好地方,四面群山,有山泉水和晉江支流西溪的水源灌溉,又沒有污染,土地肥沃。”
專家
聲波促進吸收
還能驅逐害蟲
“搖滾音樂可不行,植物長期聽可能會死掉,必須是輕柔、陽光向上的音樂。”負責人說,“我們咨詢了泉州農科所和中國農業(yè)大學的專家,了解在稻田播放音樂的相關知識,專家稱,音樂播放給植物‘聽’,確實可以達到增產、增收、抗病等目的。”
泉州市農科所水稻中心工作人員表示,一直以來,國內外許多專家都在嘗試著用音頻來刺激植物、動物的生長,目前,在水稻、小麥、玉米、蔬菜、棉花、茶葉等作物上進行的植物代謝、聲波對細胞周期影響等基礎研究表明,接收適量分貝和頻率的聲波后,植物葉片上的氣孔會張開,促進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和轉化,從而增加產量,提高種子發(fā)芽率,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和品質。
“植物聲頻控制技術,是近幾年發(fā)展起來的一項新型農業(yè)技術,不污染環(huán)境,非常符合環(huán)境保護和生態(tài)農業(yè)的發(fā)展要求。”對于播放音樂促進水稻增產的做法,華僑大學生物工程與技術系副教授劉建福表示贊同。
劉教授分析說,音樂是一種富有節(jié)奏的聲波,可促進植物的生長調節(jié)物質含量增加,直接影響植物各器官細胞分裂和葉片、花芽等的形成,并與抗逆性密切相關;聲波的振動還能使植物細胞產生機械刺激,促使葉片上的氣孔張開,增強對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傳輸和轉化;另外,播放音樂還能驅逐害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