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突如其來,南安市各級黨組織與廣大黨員迅速行動、沖鋒在前,認真落實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要求,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各項工作,在疫情防控一線踐行初心、體現擔當,筑牢堅實的“疫情防控墻”。
黨員當先鋒 防疫在一線
“桌椅放這邊,我去叫鏟車,跟我一起去搬礦泉水……”近日,接到臨時通知,第二天要在南安市詩山鎮(zhèn)山一村公園內開展大規(guī)模核酸檢測工作,剛從會議現場回來的山一村黨委書記黃麗聰,便直奔核酸檢測采樣點,連夜布置工作。
66歲的黃麗聰,當了6年的村支書、22年的村干部,今年是他就任的最后一年。
“雖然我即將退休,但疫情就是命令,黨員就是先鋒,我要站好最后一班崗。”國內疫情發(fā)生以來,黃麗聰親力親為,帶頭深入群眾宣傳摸排,廣泛動員支部黨員、鄉(xiāng)村醫(yī)生、村民小組長和廣大群眾參與疫情防控工作,每天他的微信運動步數都超2萬步。
“說心里話,真辛苦。”黃麗聰說,不僅是身體累,心理壓力也大,但他沒時間考慮這些,腦中只有一個想法:把群眾守護好。
從疫情中高風險地區(qū)回來的村民,黃麗聰都會詳細記錄每個人的排查情況,何時來、到何地、接觸何人,至今已記滿7本記錄本。每次要入戶排查相關人員,他都是走在最前面。身為山一村“當家人”的他,每天24小時都處于隨時待命狀態(tài),手機不敢離身片刻,在山一村的每個角落,都留下了他忙碌的足跡。
“大家選舉我當書記,我就要扛起這副擔子,這關系到5400多人的安危,自己沖鋒在前,黨員群眾才會跟你上,加強群防群控,就能有效阻斷疫情的傳播,也就能保護全村的安全。”黃麗聰說出他的心里話。在抗擊疫情的前線,像黃麗聰一樣奮不顧身的黨員還有很多。
面對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翔云衛(wèi)生院副院長洪勇藝白天深入村屯摸底排查,跟蹤服務中高風險地區(qū)返鄉(xiāng)人員,宣傳疫情防控知識,晚上總結當天工作,安排第二天工作任務。在疫情關鍵時期,他讓家人把自己的換洗衣服準備好放在門口,“只要疫情有需要,我隨時提著就能走”。
就是這么一個個扎根基層的普通黨員,在基層黨組織的帶領下,用樸素的語言、實際的行動,踐行黨員的初心使命,為全面打贏疫情防控殲滅戰(zhàn)筑起一道堅實的屏障。
臨時黨支部 老黨員作表率
“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日前,在南安市官橋巨凱國際酒店集中醫(yī)學觀察點,7名黨員重溫入黨誓詞,堅定打贏疫情防控殲滅戰(zhàn)的決心。隨著聲聲鏗鏘有力的宣誓聲,南安市官橋巨凱國際酒店集中醫(yī)學觀察點臨時黨支部正式成立。該臨時黨支部由集中醫(yī)學觀察點抽調干部、醫(yī)務人員、派出所民警和其他工作人員中的共產黨員組成。
在這里,大家經歷了連日不分晝夜地防控工作,而迅速成立的臨時黨支部,讓黨員成為工作的主心骨。“這是我們的責任。我們要保證隔離點的群眾能安全進來,平安離開。”
在抗“疫”一線,年輕人也不甘落后,不懼辛勞,勇擔重任。在這里,還有一位今年剛參加工作的小伙被調來負責收集報送信息、安排隔離群眾入住等工作,他就是南安團市委的周澤榮。“24小時隨時在線”的工作節(jié)奏對他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但臨時黨支部里老黨員們的工作態(tài)度,讓他深受感動,“我要向他們看齊,積極工作,準備申請入黨”。
據了解,面對嚴峻復雜的疫情防控形勢,南安市為全面加強統(tǒng)籌領導、聯動協(xié)調,整合優(yōu)化工作力量,更好發(fā)揮黨員干部作用,推動廣大黨員干部全面下沉,一級一級抓落實,守好基層防控防線。9月16日,南安市委辦發(fā)出通知,決定在疫情防控一線全面成立臨時黨組織。市級層面上,成立南安市疫情防控指揮部臨時黨委,下設6個臨時黨支部。鄉(xiāng)鎮(zhèn)層面,在鎮(zhèn)級疫情防控指揮部成立臨時黨委,由掛鉤的黨員市領導擔任臨時黨委第一書記。
連日來,在南安的各個防控點、隔離點和檢測點,在社區(qū)、鄉(xiāng)村防控一線,都能看到紅色黨旗高高飄揚。截至9月23日,南安市成立458個疫情防控一線臨時黨組織,組建602個黨員突擊隊,230名市縣鄉(xiāng)黨員領導干部下沉一級兼任臨時黨組織第一書記或村(社區(qū))黨組織第一書記,5300名黨員干部下沉到疫情防控一線,36130名黨員沖鋒在疫情防控工作前線。(通訊員 黃瑜鵬 陳鑫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