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運營是“信任鎖”
經過5年發(fā)展,作為移動互聯(lián)網的學習型機構提供付費的讀書作品,“樊登讀書會”已擁有超過690萬會員人數,曾在2017年“雙十一”的前后三天內新增30萬付費用戶。
回憶起社群經濟和知識付費的結合,樊登讀書會市場經理胡鑫想起,樊登讀書會的第一批用戶來源于樊登線下的學生。起初,產品把書籍精華以PPT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后又加上音頻和視頻。社群的溝通和互動讓他們意識到這是一種重要的傳播知識的方式。親子教育、職場進階、創(chuàng)業(yè)等主題的社群逐步建立起來。
社群運營,就是要把用戶圈層化,進行精細化內容分發(fā),培養(yǎng)他們對于品牌的忠誠度,創(chuàng)造一個穩(wěn)定的消費環(huán)境,通過為用戶直接提供價值、引導用戶購買服務和嫁接商業(yè)項目來實現(xiàn)其商業(yè)模式的升級。
運營深度精選CEO鑒鋒認為,現(xiàn)在知識付費進入4.0階段,與在線教育殊途同歸,反而是“依托用戶學情數據跟蹤、線下授課、資格證書、配套教輔等方式給用戶提供更深度的服務發(fā)展”。
在采訪中,某高校新聞與傳播學院2017級學生張慶博告訴本報:“社群會給你一種參與感。”他曾是“英語流利說”的社群付費用戶,進入社群后,每天和學員一起打卡、共享筆記,互相交流討論相關問題。課程結束后,據他觀察,有幾十位用戶選擇了續(xù)費。
社群運營背后原因何在?葳蕤資本創(chuàng)始人王賢良提出:“在‘知識變現(xiàn)’的核心問題上,要為用戶提供不同的知識付費場景,讓用戶感覺到不只是在‘訂閱’一個媒體,他們更關注的是平臺對‘粉絲’用戶的黏性。”
“服務+內容”的社群價值交付方式也引領知識付費的新變革。為盤活存量和增強用戶體驗,2018年8月,百道學習APP版本更新,上線了跟班上課。其帶班老師盧俊的跟班課程共培訓出1000人次,課程復購率達到50%。分析高復購率背后的原因,百道網CEO兼總編輯令嘉認為,一方面得益于音頻課程的高質量,另一方面則是百道學習的社群課模式。百道學習的社群通過問、練、測、答一系列方式,引入畢業(yè)設計、畢業(yè)點評,有服務加持的環(huán)節(jié)使整個線上特訓營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社群運營,可以給知識付費課程加上一道“信任鎖”和“效果器”。
“船長梁曉玲”是在喜馬拉雅等知識付費平臺上開展心理學和相關教育的知識IP,其代表性的學習方式,就是社群運營。在社群中,通過心理學主班和學員之間的緊密溫暖的互動,不斷增強用戶對課程內容的體驗感、對課程效果的獲得感以及和船長之間的信任感。這種運營方式,讓原本較為單一的、純音頻輸出的知識付費授課形式,變得更有生命力。梁曉玲對本報說,社群運營絕不僅僅是單純的作業(yè)打卡,而是要編織出一張溫暖的人際關系網絡,讓學員與學員、學員與主班、學員與老師相互賦能。“新的知識、新的關系共同作用,能讓人更明顯獲得成長,激活能量。”
這種模式在知識付費市場上很明顯地取得了成功,從2017年年中至2018年年底,梁曉玲及其團隊從零開始,僅一年半時間,就運營了1000多個付費社群,同時擁有超60000個忠實用戶。更是在喜馬拉雅、唯庫等國內知名知識付費平臺上的個人成長、心理學主題學習產品中,年度銷量穩(wěn)居前三。
湖北廣播電視臺湖北之聲節(jié)目部副主任張宇告訴本報,湖北之聲通過運營免費的志愿咨詢社群,與用戶建立信任,再引流到高考付費類社群,幫助考生和家長做志愿填報輔導。在他看來,運營需要長期的維護、引導,在口碑的影響下,知識付費流程變得更順利。
現(xiàn)在,知識付費進入到運營的深水區(qū)。展望2019年的知識付費市場,十點讀書副總裁、十點課堂負責人廖仕健提出他的看法:“用戶的深度運營;加強渠道、內容供應商的強強聯(lián)合;知識付費開始向輕教育轉型;線上、線下聯(lián)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