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對達美樂比薩并不陌生,除了好吃的比薩,論起開腦洞,達美樂也是餐飲界無人能出其右——這家公司最大的獨立部門是IT部。我們來看看 “科技公司達美樂”的編年史。
2007年,幾乎外賣還處于小廣告和電話階段時,達美樂就已經(jīng)推出了電腦和移動端訂餐服務。2008年,達美樂推出業(yè)界第一個 “達美樂訂單跟蹤” 服務,用戶可以實時追蹤外送食物位置。2011年,達美樂曾上線過一款名叫Pizza Hero的應用,顧客可以用這款app來自行設計比薩,模擬使用不同面團、醬料、芝士等原料來制作比薩。在完成制作后,用戶可以在線直接下單,距你最近的達美樂店鋪就會按照你的 “圖紙” 將這款比薩做出來。
近年來,達美樂的腦洞越開越大了,無厘頭程度也飆升。比如說,去年2月,達美樂推出了一款名叫Tummy Translator的app,用戶可以在app上選擇自己的饑餓程度——“微餓、餓、很餓、餓到抓狂”,然后將手機話筒對準自己的胃 “掃描”,app會定制一張 “你的胃想吃” 的比薩,并可以直接下單購買。
去年十月,一款可以在車上烤披薩的“達美樂比薩專用快遞車”投入使用;
今年三月在新西蘭使用機器人送餐;
四月,達美樂又推出了一款頗受爭議的 “打開十秒就下單” 的app。
而最近,達美樂籌劃在澳大利亞推出一項新服務——讓比薩知道食客在哪兒。
這聽起來非常無厘頭:通常餐廳的做法是,在外送過程中,食客可以隨時追蹤食物的位置。但達美樂CEO Don Meji認為,反過來追蹤食客位置有一定的必要性:達美樂50%-60% 的消費者選擇自己到店堂食或者自行打包帶走,而非選擇外送服務。這部分消費者可以在到店前通過達美樂app下單,并允許app訪問手機GPS定位數(shù)據(jù),那么達美樂餐廳就可以預估消費者的到店時間并開始準備餐食,大大縮短了消費者在店里的等待時間,可以做到進店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