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切斷的這五年
從檢察院作出不起訴決定時,汪超整個人都是蒙的。“就這樣把我放了,連一句話都沒有?把我關(guān)了5年,進去是一張紙,出來也是一張紙。”汪超有些茫然,自由了,卻不知道做什么。
2006年左右,僅讀到初中的汪超隨父親到東莞打工。年少輕狂的年紀(jì),汪超的朋友很多,“電話整天不停。”在電子廠打工時,因賀中和召集了幾個同鄉(xiāng),汪超與同鄉(xiāng)李一權(quán)、鄒鵬等六七人聚在一起。由于賀中和想盤一家商鋪,汪超曾與李一權(quán)、鄒鵬等人短暫地住在一起,但一個月不到,汪超便被李一權(quán)“打發(fā)走了”。搶劫案便是在此期間發(fā)生。
2012年汪超到一家模型廠打工。因“參與搶劫”被抓時,他正在工業(yè)園區(qū)里忙著收貨。“警察說我參與了搶劫案,我完全不知道什么情況。”
對于一場“完全沒參與過的搶劫”,汪超以為自己很快就能出去,沒想到一關(guān)就是5年。
被抓時,汪超只有24歲。得知兒子被抓后,汪雙春獨自調(diào)查,到處找親友打聽,為證明案發(fā)時兒子不在東莞案發(fā)現(xiàn)場,他找遍汪超的朋友,卻沒能找到替他作證的人。“他有朋友跟我說他當(dāng)時不在東莞,但一說到作證就都離得遠遠的。”
因為汪超被抓,汪雙春一家連續(xù)幾年沒回湖南華容縣的老家,“心里難受,雖然知道兒子是冤枉的,但被抓了也覺得沒面子。”
汪超在看守所被羈押的近兩年時間,見不到任何親友。一審判決后被轉(zhuǎn)至廣東省懷集監(jiān)獄服刑,家人才得以第一次探望。汪雙春從100多公里外的東莞第一次找到兒子所在的懷集監(jiān)獄,“花了兩天時間”。
一邊做著每月3000元的工,汪雙春一邊堅持每一兩個月看望一次汪超,為他申訴。面對父親的鼓勵,汪超幾乎每次都保持沉默。“到后期,他不抱什么希望了。”汪雙春說。
失去自由5年,對汪超來說,成了簡歷上難以填寫的空白。“我現(xiàn)在跟我朋友都不是一個起跑線了,看到招工廣告不敢報名,因為沒法解釋過去5年這段空白。”當(dāng)年和汪超一起在模型廠打工的朋友,如今已進了管理層,每月收入近萬元。被無罪釋放4個月,汪超至今尚沒有固定工作。“以前的技能都做不了了,手腳反應(yīng)不過來。”
剛出獄的汪超,躺在床上整夜整夜地睡不著,窩在家里盯著手機,以前響不停的手機,如今幾天不響一次。在汪雙春的說服下,汪超重新去技校學(xué)電工和空調(diào)維修,開始接點私活。但在旁人眼里,汪超的時間幾乎定格在了5年前,“教了微信,剛剛學(xué)會用”,“坐地鐵稍不注意就會繞迷路”。
在向廣州中院提出的國家賠償申請中,汪超不僅請求賠償包括侵犯人身自由賠償在內(nèi)的共計約73.8804萬元,還要求廣州中院在媒體上公開國家賠償決定書予以道歉和恢復(fù)名譽。
對于汪超的國家賠償申請,廣州中院已進行了公開聽證。但對汪超來說,被羈押的1672天是金錢難買的青春。(記者 何林璘 實習(xí)生 朱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