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電影大獲成功帶來“一時風光”,“風光”背面,艱難拍攝點滴,隊友間的協(xié)作友誼讓徐銘浩至今記憶猶新。“拍第二部的時候里面有一個欺凌鏡頭,為了達到效果,我和男一號在天臺上拍了70多次。那時候是北京冬天,天臺上特別冷,我還好,我只負責‘踢’男一號,男一號要不停地‘摔倒在地’,那么冷的天,他又瘦弱,特別不容易……”在環(huán)球網記者面前,徐銘浩回憶起這一段的時候語氣里還有對同學的心疼,這個時候的他是個十足的暖男。但接下來他又嘻嘻哈哈地說起另一件事——當時劇組要調用學校攝像頭的一段視頻,學校不同意。攝像同學豁出去了,顫顫巍巍地站上摞得高高的桌椅取景,最后逼得校長 “敗下陣來”,破例向他們提供視頻材料。
在拍攝微電影的那幾年,紛繁的事務吸收了十幾歲少年旺盛的精力和青春期的迷茫,也不動聲色地修正著他的言行舉止,使他更多地思考,更快地成長。曾經的劇組同學如今各奔東西,而這個曾因外形 “孔武有力”而一眼被導演相中,出演欺凌柔弱主角的“反派人物”,在結束電影拍攝事務、進入高中生涯之后,還在籌劃著如何“江山再起”,與校園霸凌“死磕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