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第七批保障房性商品房銷售“暴漲”超六倍。圖為選房現(xiàn)場。詹托榮攝
廈門第七批保障房性商品房銷售“暴漲”超六倍。圖為選房現(xiàn)場。詹托榮攝
無奈先選房后觀望 “我想有個家”的小小心愿
許祺鎮(zhèn)是福州永泰人,2007年在廣西上完大學后,毅然選擇到廈門一家軟件公司上班,也因此落戶廈門成了新廈門人。工作上兢兢業(yè)業(yè)的許祺鎮(zhèn)經濟上并不寬裕,特別是成家有了小孩后,更是捉襟見肘。廈門經濟特區(qū)作為海峽西岸經濟區(qū)的重要中心城市,寸土寸金,樓市“一枝獨秀”居高不下,這讓他望“房” 興嘆,直言“買不起”。
身處改革開放的前沿,廈門出臺了全國第一部社會保障性住房地方法規(guī)——《廈門市社會保障性住房管理條例》,規(guī)定“申請人及共同申請的家庭成員均應具有本市城鎮(zhèn)戶籍,在本市工作和生活,且其中至少有1人取得本市戶籍時間滿3年。”條例的“人性化”,讓許祺鎮(zhèn)和眾多的新廈門人看到了希望。許祺鎮(zhèn)落戶廈門3年后,也就是2010年,就開始準備申請材料。
今年初,《廈門市社會保障性住房管理條例》修正案(草案)提交廈門市人大常委會一審,此次修訂最大的變動就是將保障房“可租可售”改為“只租不售”。在新條例實行前,仍實施舊規(guī)定。10月10日,廈門市建設與管理局在當地官方媒體公示“廈門市建設局關于存量保障性住房申請資格”,3420戶審核合格,許祺鎮(zhèn)幸運地搭上“末班車”。
就在許祺鎮(zhèn)喜出望外,奔走相告時,也就是在公示7天結束后,廈門市建設局在官方網站公布了《廈門市人民政府關于洋唐居住區(qū)等5個保障性住房項目銷售價格的批復》(廈府〔2014〕246號)。價格“上漲” 猶如晴天霹靂。
“之前就聽到風聲說我們這批會漲價,但我們都不信,也多次打電話到建設局詢問,可他們的回復是不會漲。”許祺鎮(zhèn)怎么也沒想到:“真的漲了,而且漲這么多。我們是買不起商品房,才申請保障房的,真的難以接受。”
“我感覺掉進萬丈深淵。”這次廈門保障房“暴漲”讓蘇瑩瑩很“受傷”,她的名字早在第六批公示內。5月20日,第六批保障性商品房(預約)配售開始,共1097戶申請卻有房源1273套,價格也如往批5200元/平方米,這其中還含裝修費200元/平方米,而且都是現(xiàn)房。
在選房之際,蘇瑩瑩后因聽說下一批可能有島內或者離單位更近的房源,就放棄了選房成了第七批輪候者,而事實并未如所期盼的那樣。“上一批是現(xiàn)房,每平才5200元,這批全是島外,還全部是期房(在建房),還漲這么多。”這讓帶著孩子和父母住在一起的蘇瑩瑩“難以置信”。
“我只能先選,也沒辦法,希望政府改變政策。”漳州龍海的高小賓和蘇瑩瑩有些相似,在上批申報的時候,因流產回老家休養(yǎng)而錯過機會,高小賓搭上了購買保障房的“末班車”,即使經濟能力有限,這次說什么也不能放棄,“我想有個家,一個不需要多大的地方。這就是我在廈門的小小心愿。”
據了解,此次選房不再辦理放棄選房繼續(xù)輪候,也就是說,選房人如果未在規(guī)定時間內做出選擇,或未在選房當日簽訂《房號單》和《廈門市社會保障性住房期房選房告知書》,則被視為自動放棄申請資格。在采訪中,多個申請購買保障房者均表示,先選房,最后是否買房再說,“選了不一定會買,視明年房價形勢再決定,選房后我們也將理性維權。但更期盼房價能恢復跟上批相同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