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獅一紅綠燈處,小車自燃燒成鐵架子
閩南網8月19日訊 昨天上午8時40分,泉州市區(qū)筍江路上,一輛行駛的小轎車,車頭突然傳來一股臭味,繼而冒煙,越來越濃。意識到著火了,司機楊先生立即停車,一邊報警,一邊跑到50多米遠的一加油站,借了3個滅火器就往回跑。
兩個路人見狀,從他手上接過滅火器,3人一起救火,但火焰躥起1米多高,根本控制不住。幸好,鯉城消防接警后及時趕來,燒了10多分鐘的火,終于被水槍撲滅。
另一起小車自燃發(fā)生在昨日上午11時許,石獅市區(qū)鴛鴦池南路與南洋路紅綠燈處。當時,這輛小車正在等紅綠燈時,車身后先冒起濃煙,隨后整輛小車迅速燃起大火。司機下車拿滅火器滅火,仍未能及時控制火勢。11時30分許,大火在消防的幫助下被撲滅,但小車已面目全非,只剩車架子,地面散落著黑色廢料,嗆人的怪味在空氣中彌漫。(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記者 俞志村 華健 黃謹 通訊員 黃建偉 文/圖)
★田先生撥打海都熱線通968111報料,線索費50元
□相關鏈接
五招教你防自燃
連日來,小車自燃事件屢有發(fā)生。泉州市消防支隊有關人員說,小車內的線路短路產生電火花,碰到隨著用車時間增加而沉積在發(fā)動機及周邊的油垢,就很容易導致汽車自燃。尤其在夏季高溫時節(jié),發(fā)動機艙內溫度高,增加了自燃的危險。防止小車自燃應注意以下5個方面:
1.警惕車內異味。如果在行駛過程中,聞到車內有膠皮臭味或見到機罩蓋邊隙處和儀表臺附近冒煙時,應迅速靠邊停車熄火,斷開全車總電源開關;
2.配備有效滅火器。隨車配備滅火器,注意檢查是否超過年限。行駛過程中一旦發(fā)生火災,首先應盡快報警,并利用隨車配備的滅火器做初期補救;
3.做好日常檢查。經常對汽車做日常檢查,勤于保養(yǎng),防止電路老化而引起汽車自燃;
4.遠離易燃物品。夏季不要在車內放置易燃物品,同時保持發(fā)動機艙內的清潔,盡量不要在車內吸煙;
5.停車時盡量選擇陰涼處。停車時應盡量避免陽光曝曬,并檢查汽車底盤,確認車下無易燃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