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guī),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7月5日,由永春慈孝文化促進會主辦的“感恩、自立”慈孝文化主題公益講座在永春縣桃溪實驗小學開講,吸引了該縣500多名中小學生和家長們一起參與《弟子規(guī)》誦讀。
“現(xiàn)在老年人比率逐年增大,在這樣的情況下,弘揚孝道尤其重要。我們希望通過弘揚慈孝文化,點燃一盞傳播中華文明幾千年來的傳統(tǒng)美德的明燈!”永春慈孝文化促進會會長陳劍虎表示。
一次心靈的洗禮
“今天特別感動,這是自己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活動。我覺得對孩子的幫助也特別大,我相信她從今天開始,一定有一顆感恩的心來對待師長。”
“啟發(fā)蠻大的,對孩子的美德教育方面很好,希望經(jīng)常有這樣的活動。”
在當天的公益講座上,除了讓大家齊頌弟子規(guī)外,主辦方還特地邀請福建同心慈善基金會廈門市義工服務中心資深講師洪巖作《中小學生國學孝道感恩自立》演講。
講座中,洪巖老師從小篆“感恩”的意義講起,然后又用一篇《水知道答案》告訴大家——如果你對著水真誠地說感恩的話,水分子就會呈現(xiàn)雪花狀的美麗結(jié)晶;如果你對著水說怨恨的話,水分子結(jié)晶就會七歪八扭。并用圖片告訴大家一個簡單的道理:感恩會給自己和世界帶來美的享受。
為了讓學生更喜歡講座,洪巖老師特地用《二十四孝》中“舜帝孝感動天”“東漢董永賣身葬父”以及“聞雞起舞”“鑿壁偷光”“懸梁刺股”等經(jīng)典故事告訴孩子們“百善孝為先”和“成才需吃苦”的道理。
“我很喜歡這樣的講座,它讓我從傳統(tǒng)文化故事中學到了‘感恩不能遲到,孝心不能等待,做人必須自立’的道理。”來自永春桃溪實驗小學一年(3)班的張凱鴻小同學說。
“聽了此次講座,回到家他馬上倒了一杯水給陪他聽講座的媽媽,又去收拾自己的枕頭被單,準備自己一個人睡覺。”桃溪實驗小學副校長陳明麗介紹說,現(xiàn)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大多數(shù)會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感恩,而講座讓孩子們明白了要學會感恩社會、感謝別人。
“講座對孩子還是很有啟發(fā)的,讓他懂得了孝敬長輩,在學習生活上要自立,逐漸改變孩子的依賴心理。”張凱鴻的媽媽周桂珍說,之前,孩子對大人有不少依賴,有時也同其他孩子一樣會有些以自己為中心,“當然,不僅孩子受益,自己也從中明白了要及時行孝的道理,即使工作再忙,也要經(jīng)常回家陪陪父母,不要等到‘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時才后悔莫及”。
一個美麗的初衷
“一場講座也許不能改變什么,但卻能在孩子們和家長的心中播下感恩自立自強的種子。”永春慈孝文化促進會副會長王群生說,其實這也是成立慈孝文化促進會的初衷。
永春慈孝文化促進會正式成立于今年4月,是由永春縣東關(guān)鎮(zhèn)鄉(xiāng)賢陳進國博士等人的倡議下發(fā)起的,是該縣唯一倡導國學教育的社會團體。
事實上,早在該會成立之前,去年,他們就曾攜手天心基金會等公益機構(gòu)成功舉行首屆永春慈孝文化節(jié)暨第二屆慈孝家庭楷模評選表彰活動。
“這次活動共有來自永春不同鄉(xiāng)鎮(zhèn)及鄰近的南安市九都鎮(zhèn)的30戶人家當選慈孝楷模家庭,我們給予每戶800元的現(xiàn)金獎勵。”陳劍虎介紹,獎勵不多也不分地域,重要的是通過這樣的評選讓更多人懂得孝敬老人。
“慈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慈孝文化促進會秉承的理念就是挖掘和汲取中華文化的道德精髓,培育和弘揚中華慈孝精神。”會長陳劍虎說,傳統(tǒng)文化有助于人格魅力的形成,它能提高我們的素質(zhì),教我們?nèi)绾巫鋈恕?/p>
正是這份初衷,今年4月份慈孝文化促進會成立時,一下子就吸引了50多名的會員。
“有律師、醫(yī)生,也有超市員工、企業(yè)家等。”陳劍虎說,促進會主要開展慈孝文化學術(shù)研究、宣傳教育以及開展與慈孝文化有關(guān)的各類志愿活動、國學教育與推廣等,“為了能成功開展每次活動,促進會特地聘請了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廈門大學等高校的教授擔任學術(shù)顧問,在活動資金上,主要由社會上一些愛心人士來捐助支持”。
一份真誠的希望
“在科學技術(shù)高速發(fā)展的今天,在物質(zhì)生活大大提高的今天,我們到底要給孩子們什么樣的教育?他們最需要的是什么?是給他們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活條件,還是給他們精神上的食糧?”今年6月初,慈孝文化促進會開始針對孩子當前存在的一些問題謀劃慈孝文化主題公益講座。
“我們希望通過這樣一場公益講座,給孩子們播撒感恩、孝道、愛和希望的種子,讓家長和孩子共同體驗感恩和孝道,培養(yǎng)孩子能自強、自立。”永春慈孝文化促進會秘書長周品介紹。
“為舉辦這次活動我們做了精心準備,并根據(jù)活動需要邀請講師、招募義工。”周品說,在此次活動中,不僅學生、家長受到教育,也讓促進會的成員們收獲了一份感動,那就是義工們的表現(xiàn),“都是義務來做事,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雖然累點,但是能幫助人們,給別人心靈產(chǎn)生好的影響,就是我們最大的報酬。”義工們這樣表示。“活動中,我們發(fā)現(xiàn)因為經(jīng)驗不足,還有一些細節(jié)需要完善的,相信以后會做得更好。”周品介紹,下一步我們還將在全縣中小學校中繼續(xù)開展更大規(guī)模的講座,以及舉行永春縣第二屆慈孝文化節(jié)評選活動,并將從中小學生當中評選出“慈孝之星”。
“我們堅信在大家的支持和促進會各位會員的努力下,我們的慈善公益之路會越走越寬廣,慈孝也將隨著我們活動的開展深扎于每一個人的心中。”對于弘揚慈孝文化,陳劍虎充滿信心。 (施由森 姚德純 周長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