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巷自述:
我曾是田間泥道,
現(xiàn)在是水泥馬路。
我曾擁有稻田,
現(xiàn)在擁有高樓。
我曾讓拖拉機駛過,
現(xiàn)在全是各類汽車。
愛熱鬧,愛綠樹,愛人群,
不愛排污不暢,
不愛人行道不平,
見證新舊交替
我是豐慧路
年輕人說
豐慧路旁已建起高樓大廈
口述人:葉志勇,社區(qū)工作者,35歲
北峰社區(qū)與豐慧路,由一座橫跨在北渠上方的石橋連接著,是以前村里務(wù)農(nóng)、外出的必經(jīng)之路。
以前的豐慧路,可不是現(xiàn)在這樣。聽村里的老人講,以前在那條道上,有一座送客亭,歷史很久了,可惜我沒有見過。但是,我印象中的那條道,也跟現(xiàn)在大不一樣了。在我很小的時候,那條路是田間小道,只能通過一輛小拖拉機。一到下雨天,很不好走,如果要出門,就要穿著雨鞋。等我10來歲時,這里成了石頭路。到我再長大一些,下地割稻子,順著這條路挑回家。
那時候,在田間還有很多池塘,大大的西湖也不是很遠(yuǎn),我們就常穿過那條道,再穿過一條條田埂到西湖邊玩,有時候也到淺些的池塘游泳。
后來,我去當(dāng)兵,北峰也開始工業(yè)化建設(shè)的步伐。上世紀(jì)90年代,道路變寬了,還鋪上了水泥路。這條道路,也由省道307隔開。如今,除了幾層的樓房外,道路兩側(cè)還建起了很高的商品房,這個時代的新與舊也交替在道路的兩側(cè)。時代在進步,這條道路的兩側(cè),將會有更多的新與舊交替著,但屬于我那個時代的記憶,不會褪色。
改造
豐慧路上最大的問題,就是污水管道不通暢。以前,這條路上的污水,是與北渠的排污管同一條管道,但是由于地勢的問題,排水一直不暢。這次將接入307線污水管網(wǎng)管網(wǎng)。
道路兩側(cè)的人行道也不好走。這次改造,將改造高低不平的人行道,建成后寬3.5米,方便通行。同時,每隔25米建一桿路燈,共需再建25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