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橋冷冷清清 草坪傷痕累累

人行天橋近在咫尺,不少行人卻踐踏綠化帶橫穿。
連日來,不少市民致電反映,市區(qū)東海大街有三座人行天橋,但利用率不高,很少人走。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公路上行人橫穿的現(xiàn)象頻頻發(fā)生,路人將中間的綠化帶踩出一條條路來,安全隱患不小。昨日,記者走訪看到,在交通平峰期時,20分鐘內(nèi)有7名行人橫穿公路;交通高峰期時,平均一分鐘就有一名行人橫穿。
走訪 橫穿現(xiàn)象頻發(fā) 綠化帶遭破壞
昨日9時40分許,記者在東海大街看到,這里車道寬敞,中間有一條5米寬的綠化帶,綠化帶上,平均每隔100米左右就可以看到中間的綠化樹木、花草被踩死。不少行人通過綠化帶橫穿公路,機動車道上車流滾滾,非常危險。
在泉州師范學院門口路段,附近有一公交站點,許多乘客從公交車下來后,直接橫穿公路。記者在交通平峰期觀察了20分鐘,有7名行人從綠化帶上橫穿公路。一位姑娘拖著行李包,從車流中穿過,然后踐踏綠化帶到達對面的泉州師范學院。交通高峰時,橫穿公路的行人更多。11時40分,正值下班及學校放學,記者看到,平均一分鐘就有一名行人橫穿公路,有的是結(jié)伴而行過馬路,有的是學生慢悠悠橫穿公路。

綠化帶被橫穿的行人踩出一條路來
尷尬 過街設施充足 市民貪圖方便
記者注意到,在行人橫穿的地方旁邊就是人行天橋,不過,許多行人卻不愿多走幾步路上天橋。寬敞的人行天橋,很少人通行。
2公里長的東海大街共有三座人行天橋,加上三個十字路口的過街人行道,共有六處過街設施,平均300多米就有一處。然而,經(jīng)觀察,除三處十字路口的過街人行橫道有人走外,人行天橋利用率不高,特別是后渚邊防派出所處的這座人行天橋,記者觀察了30分鐘,沒有看到一名行人經(jīng)過。
為何這么多的行人不走人行天橋?記者隨機采訪了10位行人,他們表示,主要是貪圖方便,也有從眾心理,看到有人橫穿公路,自己也跟著。
呼吁增設交通護欄 提升行人意識
“中間綠化帶的植被都被踩死了。”市民林女士說,中間隔離綠化帶本來是為了防止行人橫穿公路,行人不能為了方便不顧安全橫穿,把綠化帶上的花草都踩死了,有礙觀瞻。
市民張先生說,車輛經(jīng)過東海大街時,速度大多很快,行人橫穿公路非常不安全,有關部門應該馬上行動,消除隱患,否則等釀成事故就來不及了。他建議,可以在道路中間增設交通護欄,行人橫穿就比較麻煩,從而減少行人橫穿,也保護了綠化帶。
大多數(shù)市民表示,道路上不僅有過街斑馬線,也有人行天橋,橫穿公路非常危險,行人應多走幾步路,安全文明過馬路。(記者 王金植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