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稅收繳電子化和財政電子票據管理改革,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的一項重大舉措,也是財政部門加強管理、提速增效的現實要求。惠安縣財政局積極謀劃、穩(wěn)步推進“兩電”改革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流程再造為群眾辦事謀便利
貫徹“指尖辦”“零跑動”的服務理念,惠安縣財政局對非稅收入收繳及電子票據使用流程進行流程再造。將“以往繳款人到執(zhí)收單位開具繳款通知書、持繳款通知書到銀行辦理繳費、返回執(zhí)收單位開具財政票據”的“分散式”流程,調整為“繳款人憑執(zhí)收單位推送的電子繳款通知書,自主選擇線上線下多種繳款方式,線上領取電子票據”的“一站式”流程,用數據傳輸代替人工傳遞,為繳款人提供最大便利。堅持從群眾、企業(yè)、部門的需求出發(fā),切實增強流程再造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真正做到全過程無紙化、電子化和便民化,既方便了企業(yè)、群眾辦事,又提升了監(jiān)管效能,為建設服務型政府提供有力支持。
穩(wěn)步推進由點到面實現改革
惠安縣財政局堅持分類施策、因地制宜,確保全縣改革工作按時間節(jié)點推進。從小切口入手,聚焦醫(yī)療、教育、不動產登記等涉及民生高頻服務事項,以行政服務中心不動產登記窗口為試點,于3月底順利開出惠安縣首張財政非稅收入電子票據;于5月19日開具我市首張縣級醫(yī)療收費電子票據,惠安縣醫(yī)院成為福建省第一家全面完成電子票據改革的縣級醫(yī)院;于8月份實現教育系統電子票據全覆蓋。在試點取得明顯成效的基礎上,縣財政局采取多種模式進行推廣,目前,全縣“兩電”改革已涵蓋醫(yī)療、教育、公安、市監(jiān)、不動產登記等各領域,切實達到便民利民、提高效率的服務管理目標,實現從“群眾跑腿”到“數據跑路”的服務管理新模式,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
高效率、零接觸 助力疫情防控顯成效
新冠疫情防控期間,財政電子票據改革成效顯著,既高效辦理各類業(yè)務,又減少了人員流動聚集?;莅部h財政局穩(wěn)步推進,實現從紙質到電子的無縫銜接,非稅收繳和電子票據打造了“零接觸、少跑腿、高效率”的新模式,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保障,受到社會公眾廣泛認可。疫情期間,累計開具各類財政電子票據21.26萬份,金額達23137.53萬元。
“兩電”改革的實施,解決了以往紙質票據使用過程繁瑣的問題,打破區(qū)域限制、方便繳款人繳款,同時繳款人可通過福建省財政電子票據公共服務平臺或“福建財政”微信公眾號查詢、下載、真?zhèn)尾轵灪腿胭~報銷,打破信息壁壘,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推行“兩電”改革,開創(chuàng)了“整合-前置-對接”的新模式,通過業(yè)務流、資金流、信息流的協調同步,實現信息資源的整合及財政票據全生命周期管理,為財政票據全過程的監(jiān)管提供實時數據;實現非稅收入直接繳庫,有利于保障資金安全,為規(guī)范政府非稅收入管理提供了有效手段。(來源:惠安縣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