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兄弟叫學霸 雙胞胎兄弟雙雙上清華
夢想實現(xiàn)的背后是辛勤的付出
學霸少見,雙胞胎學霸更少見,能一起上清華大學而且還是同一個專業(yè)的雙胞胎學霸更是屈指可數(shù)!
高考成績出爐,許多高考生還在尋思如何填報志愿,泉州七中的雙胞胎兄弟楊國煒、楊國燁已雙雙被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shù)專業(yè)錄取。
□泉州網(wǎng)-東南早報記者 麥彬彬 王柏峰 文/圖
玩電腦游戲玩出門道 哥倆要一起上清華了
昨日下午,在泉州七中春暉樓四樓的實驗室里,哥哥楊國煒笑著對記者說:“以我的高考成績,按照協(xié)議,我已被清華錄取了。我可以跟弟弟一起去清華上學了。”
對楊國煒、楊國燁這對雙胞胎兄弟而言,從小到大,他們一起做過的事情太多了,一起打游戲、一起上興趣班、一起參加培訓、一起參加奧賽、一起打籃球,這下好了,哥倆還能一起去清華大學學習。
楊國燁開玩笑說,這樣的機遇始于家中的那臺老電腦。“玩電腦、打游戲,我們在上幼兒園之前就會了,是吧?”楊國煒沖著楊國燁問道。他說,在他們上初中之前,家里只有一臺電腦,兄弟倆都十分癡迷玩電腦游戲,楊爸爸介紹,孩子小時候為了玩電腦沒少吵架,有時還會打起來,后來兄弟倆協(xié)商每個人輪流玩一個小時。
“我們都很喜歡打游戲,很好奇為什么可以這樣去打游戲,當我們知道所有的游戲都是電腦編程編出來的,我們對編程更有興趣了。”
在現(xiàn)代中學讀初一時,為了獎勵孩子在校的優(yōu)良表現(xiàn),楊爸爸給他們一人配備了一臺電腦。“再也不用眼巴巴看著對方玩一個小時才能輪到自己。那個時候我們玩電腦玩得更high了,也正是從那開始,我們一直在參加信息學比賽。”有次老師問同學們有什么興趣愛好時,楊家兄弟異口同聲地大聲說“計算機”,于是這兩兄弟就被選去參加信息學奧賽了,而且多次代表學校和泉州參加比賽,并屢屢獲獎。
通宵達旦編寫程序 寒暑假不超過三周
進入泉州七中后,楊家兄弟便主攻信息學競賽。連續(xù)三年,在福建省信息學比賽中,楊家兄弟均獲得一等獎。2013年參加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時,楊國燁摘得金牌,成功保送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楊國煒則摘得銅牌。次年,再一次參加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時,這對雙胞胎兄弟雙雙獲得銀牌。
風光的競賽成績背后是辛勤的付出。由于要兼顧學業(yè),比賽培訓大多只能安排在周末與寒暑假,楊國煒說高中以來自己幾乎沒有周末,每年的寒暑假加起來不會超過三周。“比賽前,我們的假期總用來培訓,比賽后,我們的假期都用來補其他功課,感覺一直都是急匆匆地學學學。”
令楊國燁難忘的是出省參加那幾次高強度集中培訓。“連續(xù)兩周每天都是這樣,每天早上八點開始考試,考五個小時,下午評測,然后不停地思考、不斷地修改,跟指導老師、同學探討考試中存在的不足,一點點克服,經(jīng)常弄到很晚才回去休息。”
在泉州七中信息學競賽總教練鄭德強老師眼里,參加信息學比賽是件非常辛苦的事,好在楊家兄弟很有毅力,能堅持這么多年。“他們也很努力,編寫程序遇到難題時,他們都不肯停止思考,一直坐在電腦前,冥思苦想,常常弄到凌晨三點多才停下來休息。”
正確引導孩子興趣 給足自由學習空間
“高二暑假與清華大學簽完協(xié)議后,我一直覺得考上本一線很輕松,所以我一點都不緊張。”然而,淡定的楊國煒最終還是不淡定了。
那是高考前三個月的一次質(zhì)檢考試,分數(shù)出來后楊國煒有點傻眼了。“跑到本一線下去了,我開始感覺有點危險。”為了節(jié)省每天從家里騎車到學校的20多分鐘,楊國煒借住在學校附近的姑姑家。“因為參加比賽,很多課程都落下了,最后三個月真的是拼了老命在學習,每天都自習到很晚,非常感謝那些科任老師過來輔導我,幫助我。”
雖然高一就被保送到清華,楊國燁也不放松。除了比賽培訓外,閑的時候他也每天都到學校,自學英語、大學里的計算機課程,給哥哥加油打氣。
“孩子真的很努力,比賽訓練的辛苦就不說了。國煒那孩子,我看他高三下學期這半年讀書讀得眼淚都要流出來了。好在,他高考成績還不錯,如愿上了清華大學。看到他們兄弟倆這樣,我們也很開心。”楊爸爸說,作為家長他們給足了孩子自由學習的空間,正確引導孩子的興趣愛好,并全力支持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