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網(wǎng)4月7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陳小芳 李偉強)“莆仙婚俗還有很多有趣的地方,比如‘坐龍轎’?!比涨?,海都報莆田版對沿海婚俗——送“鞋樣”做了報道,引起了不少市民的興趣。讀者張先生對莆仙習俗頗有研究,其向海都記者講述了莆仙婚俗中關(guān)于“坐龍轎”的故事。而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除張先生講述的風俗外,還有另一種起源說。
協(xié)助丈夫治水 皇后賜“龍轎”歸家
市民張先生年已古稀,其對莆仙習俗興趣深厚?!吧现芸吹窖睾K汀瑯印膱蟮溃鋵嵲谂f時的莆仙婚俗中,還有一種‘坐龍轎’的風俗?!睆埾壬f,“龍轎”在莆田也稱為“新婦轎”,用木頭制成,雕花鏤空,轎頂四周插上4條紙質(zhì)金色滾龍。
雕有龍柱的花轎當時是清皇族坐的,為何莆田女子出嫁時能坐這種轎呢?張先生說,順治年間莆田有位秀才名叫彭鵬。當時村里一個叫徐姑的女子,在出嫁期間竹轎被一群惡少攔路侮辱,夫家知情后立即將其休了。徐姑投河自盡時被彭鵬救下,后兩人結(jié)為夫妻。
后來,彭鵬中舉人,任三河知縣。上任不久,三河縣發(fā)水災(zāi),朝廷多次派人修治,不見成效。彭鵬在徐姑的幫助下成功解圍,因治水有功,得到皇帝召見。彭鵬后來官至給事中,夫人封為誥命夫人,皇后特賜龍轎送她回鄉(xiāng)。徐姑回家后,想起過去被惡少欺負,決定凡是有女子出嫁,就借出龍轎。此后,這便成了一個習俗。
江梅妃得寵 莆女有特殊政治待遇
莆田市非遺中心工作人員介紹說,關(guān)于“坐龍轎”的婚俗,莆田還有另一種說法,即與江梅妃(相傳為唐玄宗寵妃之一)有關(guān)。江梅妃系荔城區(qū)黃石鎮(zhèn)江東人,她得寵時,“莆田諸女盡封孺人,于歸俱賜鑾駕”。孺人,明清時為七品官母和妻的封號。
據(jù)介紹,莆田女子出嫁時不僅坐“龍轎”(也叫鑾駕轎),洞房中還懸掛鳳燈,這是莆田女性特殊的政治待遇,形成了莆田特有的婚嫁民俗。
莆田女乘坐“鑾駕轎”出嫁,一方面是堂堂正正地宣稱是明媒正娶,另一方面是抬高身價,要求男方以“鑾駕轎”體面請來。若以后婆媳發(fā)生口角,媳婦會很自豪地說:“不是你家用龍轎到我家去請,我還不來呢!”
莆非遺中心工作人員表示,“龍轎”在莆田已幾乎找不到了,但上述兩種說法至今也沒有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