悶熱無風,樹枝無精打采地垂著;烈日當空,水泥馬路被曬出粼粼銀光
“亭館問誰家,數(shù)里鶯環(huán)排綠樹;蠶桑興美利,沿村衣被勝黃錦。”詩句刻畫了福州南公園昔日的園林美景。闊別一年多,新南公園將在八月以全新的面貌與市民相見,記者有幸得以先入園中,一睹為快。
南公園始建于明末,曾作為清代靖南王耿精忠的府邸,也是閩浙總督左宗棠設立的桑棉局所在地,是福州迄今為止唯一保存下來的古園林遺存。近百年來,福州南公園經歷了多次修繕,漸漸有了如今的規(guī)模。2015年,福州市委、市政府決定對南公園實施整體規(guī)劃改造提升,并在南公園的設計中充分融入“海綿城市”的設計理念。在鋪設路面的材質上,精心挑選了青磚、透水磚等透水性能良好的材料,建設形成滲透路面,以確保雨水能盡快滲入地下。圍繞人工湖,重新構建了雨水花園,生態(tài)草溝,形成了一套雨水滲透,排放,凈化系統(tǒng),能充分利用雨水對人工湖水體進行補充。
頂著熱浪,記者“溜”進位于國貨路邊上的福州南公園里。坐在回廊中,微風吹來,滿是青草的香味,樹影婆娑,一時之間,熾熱的空氣竟然逃的無影無蹤。
此時此刻,藏于南公園的陰涼中,天氣好比三四月間,不冷不熱,恰到好處。視野遠眺,目光所及都是風景,亭臺、樓閣、長湖、水榭相映成趣,聽著鳥兒婉轉的啼叫,恍然間給人一種錯覺,仿佛穿越了百年時空來到了清代皇家園林之中,典雅而秀美。記者很難再將眼前的南公園與小時候記憶中的南公園對應起來,現(xiàn)在老南公園經過一年多的改造,開始煥發(fā)出全新的生機。(記者 原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