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萬余次升降國旗“零失誤”,2600余次滅火救援保平安,福州消防支隊三坊七巷中隊一手握水槍,一手握鋼槍,不畏艱險、忠誠履職,搭建了為民服務的“連心橋”,構筑了古建筑的“保護墻”。
福州市公安消防支隊鼓樓大隊三坊七巷中隊組建于1990年,除了要履行轄區(qū)防滅火職責,從1991年開始,還承擔著五一廣場升降國旗任務。它是全國公安消防部隊唯一承擔省會城市升降國旗任務的隊伍。
國旗班參加青運會開幕式
去年青運會期間,該中隊首次擔負國家級活動國旗禮儀任務。據(jù)國旗護衛(wèi)隊隊員彭文明介紹,國旗完全展開后長5米、寬3.3米,就像一件大斗篷,遇到大風時很容易把隊員們扯得站不穩(wěn)。不到一個月的訓練時間里,官兵們磨破了27雙訓練鞋、34雙馬靴,所有隊員腳底的老繭厚到針都刺不進。不少隊員的腰椎傷痛加重,但沒有一人選擇退出,最終他們用完美表現(xiàn)保持“零失誤”。
多年來,中隊先后圓滿完成了100余次大型活動升旗儀式及各類重大活動場合的儀仗任務。
中隊副指導員廖裕榮告訴記者,時常升完國旗回來,他們就要迅速換上戰(zhàn)斗服,開著消防車趕往救災現(xiàn)場。2012年,中隊成立了“國旗衛(wèi)士雷鋒服務隊”,通過每日“福州話”防火提醒、安裝獨立感煙報警器等“土洋”結合的辦法,為三坊七巷古建筑群筑起堅固的“防火墻”。
7月9日,受“尼伯特”臺風影響,閩清縣發(fā)生強降雨,受災嚴重。中隊官兵主動請纓,沖在搶險救災最前沿,營救轉移被困群眾、搶運物資、送水清淤幫助災區(qū)重建……官兵們有的因背負受傷群眾和救援器材腰部被刮掉一層皮,有的被尖銳建筑垃圾扎傷,有的手臂被重物砸傷,有的長時間泡在泥水中身上長了濕疹。但他們輕傷不下火線堅持救援,最大限度地減輕了災害造成的損失。(記者 陳若凡 通訊員 王福軍 唐曉東/文 記者 石美祥/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