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控制不力,20年來我國消費者卷煙支付能力增長速度世界第一,煙草消費世界第一。
煙草大國! 稅收手段能否控制煙草消費?
2009年、2015年,我國煙草兩次大幅提高稅收,卷煙價格隨之上漲。然而價格杠桿似乎并未對煙草消費產(chǎn)生實質(zhì)性影響。2001年到2016年,我國已成為卷煙支付能力增速最快的國家。在一些專家看來,煙草價格的上漲,遠遠趕不上“煙民”卷煙支付能力的上漲。由此帶來的煙草消費擴張,使我國控煙形勢更加嚴峻。
目前,我國煙草稅收占其銷售價格的比例已達59%,但這仍遠低于75%的世界平均水平。許多控煙人士呼吁,應(yīng)該科學提高煙草稅收,持續(xù)提高我國煙卷價格。
兩次提稅為何支付能力增幅世界第一?
近日,世衛(wèi)組織煙草控制與經(jīng)濟政策合作中心主任、對外經(jīng)貿(mào)大學教授鄭榕,發(fā)布了關(guān)于我國煙草支付能力的研究報告:從2001年到2016年,除掉通貨膨脹等因素,我國消費者煙草實際支付能力平均提高了85%。在低端煙草消費群體中,支付能力的提高甚至超過了100%,達到109%。
我國由此成為卷煙支付能力增速最快的國家,從20年前的全球排名后四分之一,到如今,在168個國家中已升至第45位。
支付能力的提高客觀上刺激了煙草消費的增長。“我國卷煙支付能力每提高10%,將導致卷煙消費量增加6.01%。”包括鄭榕在內(nèi)的許多控煙專家均認為,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解釋,中國多年的控煙措施為何無法更有效地發(fā)揮作用。
據(jù)了解,經(jīng)過2009年和2015年兩次提稅后,我國煙草的稅收占整個銷售價格的比例已經(jīng)達到59%,不過這還遠遠低于世界平均75%的水平。
在專家看來,當前我國煙草稅并未真正讓煙價“貴”起來,稅收杠桿難以傳導影響香煙的售價。目前,我國煙草稅收以從價稅為主,無論卷煙價格高低,均按一定比例征稅。國外則多采取從量稅的征稅方式,不管煙卷價格高低,都以特定金額征稅。
以單價100元和10元的兩種煙卷為例,如果采用從價稅,每包價格上漲10%,高價香煙上漲10元、漲幅有限,低價香煙上漲1元錢、上漲金額有限。而如果按照從量稅,無論價格高低,每包漲價5元,則高價香煙漲幅5%,低價香煙漲幅50%,低價煙的價格提升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