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子的爸爸像極了祥林嫂,反復地說:都怪我,沒提防。
孩子的養(yǎng)母一直以為警方弄錯了,當場昏倒在派出所里。
爸爸擦干眼淚,一字一句地說,“就是恨人販子,兩個家,都毀了?!?/p>
從湖北荊州到邯鄲永年,張海平一路拎著尋親16年的所有材料,還有一個在荊州做好的生日蛋糕。16年前,兒子被拐之日,距離生日還有三天。他幻想中的認親,應該給兒子補過生日。令人遺憾的是,對突然冒出來的親生父母,17歲的兒子極度排斥。
16年,張海平兩口子靠收廢品為生,把江浙一帶幾乎走遍,除了兒子一周的照片,就是人販子的名字,他們到處找到處找,就希望找到兒子帶他回家。9日,認親的希望落空了。
被拐兒童超過16歲,就有權利選擇自己的生活,法律在這一刻也失去了約束。張海平一字一句地對記者說,我不怪孩子,我就恨人販子,兩個家都毀了。
不管你在哪兒,爸爸都要找到你
9日6時,湖北張海平夫婦抵達邯鄲,這是他們第二次到這里尋親,一手攥著警方出具的DNA鑒定書,一手提著千里之外訂做的生日蛋糕。
這一天,他盼了16年。1996年12月2日,張海平夫婦一歲的兒子劉坤失蹤了。當時,他們租住在荊州荊沙村。同組的吳姓夫婦常來串門,張海平二人并無防備。16年前的12月2日,距離兒子生日還有三天,吳妻抱走劉坤說去買糖,吳和張閑聊后離開。不久,見孩子不送回來,張海平再去吳家找,大門已經(jīng)落鎖。
對這個片段的描述,張海平像極了祥林嫂,反復地在尋親的中向人講起,“兒子還有三天就過生日,都怪我,沒提防,都怪我?!?/p>
從那一天起,吳的老家四川云陽、江蘇鳳鳴、盤石、奉節(jié)、天門、上海、安徽、浙江,張海平以收廢品為生,奔波大半個中國,甚至在一次坐船時,看到一個長得很像自己的男孩,一路“跟蹤”到對方家中?!熬拖胝业剿?,那是我的孩子,他在哪里,過得好不好,知不知道我們在找他?一定要找到他。”張海平靠著一片片廢紙、一塊塊廢鐵的微薄盈利,16年間一次次的尋找,換來的卻是一次次的失望。
追到天涯也要找到人販子
張海平和其他的尋親者不同。從始至終,他都知道拐走兒子的人是誰,甚至知道他的家在四川的云陽(現(xiàn)為重慶云陽),他認定只要找到了吳,就會找回兒子。
在向寶貝回家志愿者求助前,張海平只知道吳所在的縣,這導致他兩次前往云陽縣都茫然而歸。2011年8月,他通過志愿者的幫助,得到了吳的戶籍所在村,從縣城到鎮(zhèn)上有車,再去村子就得爬山了。尋親心切,張海平裝了一瓶水,一口氣爬了1小時山路。
當他在村民指引下,找到吳的老宅,張海平蹲在地上掉淚了:房子已經(jīng)塌了,即使立著也是破舊的不成樣子,他始終認為吳夫婦拐走孩子是自己養(yǎng),但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孩子要受多少苦呢?“我蹲了兩個多小時,才緩過勁來下山?!睆埡F讲凰佬?,2012年1月1日,農(nóng)歷新年將至,他又一次去吳的老家堵人,希望吳會回家過年,能和自己的孩子見上一面。十幾年的挫敗,張海平已經(jīng)淡然了,他安靜地返回荊州,2月8日收拾行李再次前往云陽。
這一回,張海平得到了一個寶貴的線索,有一位回鄉(xiāng)過年的村民提供,吳5年前曾在宜昌打工。完全沒有頭緒的張海平馬上帶著這條信息趕到宜昌,去當?shù)鼐教幒藢崱K@悉吳確實在宜昌暫住并務工,又馬不停蹄地趕回荊州去搬救兵。
2月23日,吳被抓。找了16年,張海平?jīng)]想到自己就和吳在一個省份。他迫不及待地想從吳的口里知道兒子的下落,并且第一次跟隨荊州警方趕到邯鄲永年尋親,遺憾的是,吳交代的第一個孩子,通過DNA鑒定,并不是張海平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