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遠芳陪丈夫聊天。
俗話說“女人能頂半邊天”,但在南安九都鎮(zhèn)林坑村,從陜西遠嫁而來的好媳婦黃遠芳卻撐起家庭的一片天。公公婆婆相繼患癌,丈夫遭遇車禍高位截癱,42歲的黃遠芳一人挑起家庭的重擔,用愛讓家有了生活的希望。左鄰右舍無不交口稱贊她是一個好兒媳、好妻子。
公公患肝癌她細心照顧
黃遠芳出生在陜西的一個偏遠山區(qū),兄弟姐妹多,生活清貧,作為姐姐的她,很小時就主動為父母分擔家務。19歲她就到南安打工補貼家用,讓弟弟妹妹專心讀書。在南安一家鞋廠工作時,黃遠芳與丈夫李阿鴻相識相愛。結婚后,雖然清貧,但是日子過得很幸福。
公公婆婆上了年紀后,經(jīng)常生病,每一次她都去醫(yī)院照顧。2009年4月,公公檢查出得了肝癌,由于婆婆身體不好,丈夫又外出打工,她辭去工作,到醫(yī)院專職照料公公。在醫(yī)院的1個多月里,她夜以繼日地守在病床邊,給公公喂飯喂藥、換洗衣物。不幸的是,2013年2月,公公還是因病去世了。
“公公去世前說,這一家虧欠我太多,要我堅強,一定要把家里照顧好。”黃遠芳說,現(xiàn)在一個人在工作的時候,想起公公就忍不住難過流淚。
丈夫車禍高位截癱她不放棄治療
2012年5月11日,是黃遠芳最不愿意回想的日子。
這一天,李阿鴻發(fā)生車禍,危在旦夕,經(jīng)過2次手術,雖然保住了性命,卻成了高位截癱病人。
東拼西湊的醫(yī)療費,經(jīng)常是有一天交一天,一下子30多萬元的治療費用,讓家庭債臺高筑,甚至是親戚都勸黃遠芳放棄對丈夫的治療。
娘家人遠在陜西,兒子才10多歲,公公婆婆又年老,身邊連個說話訴苦的人都沒,黃遠芳的辛苦可想而知。丈夫住院治療的7個多月,她喂了3個月的飯,自己由于茶飯不思,還要熬夜照顧丈夫,瘦了10多斤。
“我怎么舍得放棄,他是我丈夫,是孩子的父親,我只知道他活著,這家才有希望。”昨日下午,回想起熬過最艱難的日子時,黃遠芳淚流滿面。
李阿鴻告訴記者,從出車禍的那一天起,黃遠芳每天都細心照料他,每天幫他翻身、洗澡。由于長期抱他,黃遠芳的腰部肌肉損傷,每次疼痛時,她都得獨自去針灸治療,回來后,怕他躺在床上難受,還會給他做按摩,防止肌肉萎縮。
“當初我做了2次手術,急需輸血,而醫(yī)院的血液不多,老婆為此抽了4次血。做完手術后,為了照顧我,一直沒休息,再也找不到這么好的老婆了。”說起妻子,李阿鴻一臉愧疚。
婆婆查出喉癌她不離不棄
就丈夫身體漸漸恢復時,2014年,黃遠芳的婆婆查出了喉癌。公公去世、老公車禍,此刻的黃遠芳心力交瘁,可是她不得不堅強地面對這個家庭的不幸。
當時還是冬天,她每天騎著車子,帶著婆婆到10多公里外的醫(yī)院治療。1個多月里,每天既要到醫(yī)院照顧婆婆,又要趕回家照顧丈夫。為了節(jié)省開支,多年來她沒有給自己添置過新衣服。
就是在這樣經(jīng)濟困難的情況下,她還給丈夫買了氣墊床,減輕他的痛苦。如今,她一邊到工廠拿一些零活做,補貼家用,一邊照顧丈夫和婆婆。
現(xiàn)在,婆婆身體也好了,天氣好的時候,她總是在安頓好婆婆后,推著輪椅,帶著丈夫出去走走,和鄰居、親朋好友聊聊天。
“很多人都問我,為什么不放棄這個家庭呢?既然我選擇嫁到這里,辛苦一點沒關系,只要一家人都在,開開心心就好。”黃遠芳說。(記者 何雪蓮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