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上映后票房不佳,所有的片方都是著急上火,都想做出點驚天動地的舉動吸引眼球。2016年黑白默片《冬》在上映后票房僅收22萬元,制片人阿羅在接受采訪時苦笑說,“方勵為《百鳥朝鳳》已經(jīng)跪求排片了,我們都開玩笑說,要不讓導演上個吊吧。”片方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哭窮”、“裝可憐”這種道德綁架、悲情營銷的影視乞討行為,并非靈丹妙藥。畢竟,連自己都不尊重自己的電影,誰還會尊重你呢?
業(yè)內(nèi)人士指出,對于影視公司和相關宣傳團隊來說,與其下跪,不如好好反省一下:是否對影片的市場判斷有所失誤,是否應該更及時根據(jù)觀眾反饋調(diào)整策略,是否把有限的預算花在了有用的渠道上?(記者 肖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