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中得知,王寶強為了做導演這件事,醞釀、學習的時間有四五年之久。拍《道士下山》時,他在劇組足足待了8個月,期間錄真人秀腿部受傷也沒有放棄。如此能忍,只因他覺得跟著陳凱歌能學到許多導演知識。“認死理”的做法,和他確立銀幕地位的傻根十分相似,王寶強自己的解讀則是源自家庭教導,“我媽從小就教我笨鳥先飛,不管大事兒小事兒,我都得比所有人努力。”
其實,當演員的時候,他就是這么做的,“別的演員可能說一遍就能過的詞,我得前一天晚上拿本字典,把不會的詞兒都查出來,標清楚。對著鏡子練幾十遍,第二天拍的時候才可能七八條就過了。”而在印度拍攝期間,別人覺得他精力旺盛“像打了雞血”,寶寶心里知道自己天賦一般,激情背后是各種小心翼翼。在他眼里自己就是個學生,“人家籌劃一年就能拍出來的東西,我得學十年。”
期待著新片反饋的王寶強沒有輕易判斷自己將來以做導演為主,“真的不好說,第二部電影有些想法,什么時候拍得看(故事)何時成熟,現(xiàn)在還是請我去當演員的居多”。
2017年新生活規(guī)劃
要為家人站起來
“把所有悲傷留在2016”是跨年夜王寶強留在微博的話,意味深長,但不難理解。在公開發(fā)表和馬蓉的離婚聲明后,原本等著看《大鬧天竺》的觀眾更加同情王寶強。來自影評人譚飛的預測,影片大年初一公映后,熱鬧的元素、王寶強多年積累的好感度,《大鬧天竺》票房破十億元毫無懸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