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 控場
控場,顧名思義,就是控制場面的意思,這個名詞在很多游戲中都會有,大家應該不會陌生。小 D 我對爐石的控場是這么理解的:一是我方場上始終有隨從站場,而對手沒有隨從,或對手的隨從一經(jīng)上場就被我方解掉 ; 二是對方一旦上了有威脅的隨從時,我方可以及時處理掉,保持場面上沒有可以威脅自己生命的隨從 ( 存在微不足道的小隨從 ) ; 三是我方在恰當時機拍下一只非常具有威脅的隨從,對方無法解掉或者短時間內無法解掉甚至是要花很大功夫去解。當然,也有某些卡組,是我們無法通過控場去限制其最終取得勝利的,比如說冰法和曾經(jīng)的狼人戰(zhàn),這樣的卡組構筑并不常見,不在控場的討論范圍內 ( 緬懷洛歐塞布 ) 。
這里小 D 想給各位新手朋友普及的控場概念是這樣的:每當你想把手里的火球甩對手一臉、猛砍對手一板斧亦或是場面全家老小懟對手一頓時,想一想,是否可以在當回合一舉打死對手 ? 那么如果打不死的話,是不是可以利用這些法術、武器、隨從去解決掉對手一些隨從,以保護你場面的隨從多活一輪,多活一輪就意味著多輸出一輪,這樣做是不是會更好 ??
所以說,盡可能地多控制場面,多解解怪,是比無腦打臉容易取得勝利的,這里可以給我們群里那些老是詢問為什么總是卡在 15 級、10 級的小伙伴們一個很好的解釋了,可能你們大多就是犯了這個錯誤。試想一下,一旦你控制住了場面,你自然就有打臉的資本,何必急于一時的沖動、爽快呢 ? 當然,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控場是需要你盡快能夠上一些隨從,又或者是擁有相對應的法術解牌的,所以起手不能使用的隨從牌和不能對解場有幫助的法術牌都盡可能換掉,換成一些低費的隨從牌以及一些具有強力 AOE 的法術牌。
這里順帶一提的是,有很多群里的小伙伴問我,海盜戰(zhàn)的武器該什么時候用,什么時候留著,既然講到控場了就給大家講解一下:
( 1 ) 假定對手場上只有 1 個 5/5 的嘲諷怪 ( 熟悉的薩滿身影 ) ,此時你手里有一把奧金斧 , 場上有一個 5/3 的血帆襲擊者,此時你的血量為 26,那么這里你就要用武器去解這個 5/5,而不是用 5/3 去換掉它,即便你的武器耐久就此斷掉,那也不要緊,你場上這個 5 攻怪,只要活下來了,就是一個打了對手 10 血的隨從,比起虧了的這把武器,這已經(jīng)是賺得盆滿缽滿了,何況如果對手解不掉你這個 5/3,那它就升級成一個打了對手 15 血的隨從,價值已經(jīng)大于一把 2 點耐久的奧金斧了,所以,在不威脅自己生命的時候,要大膽的賣臉解怪 ( 武器解怪,自己會受傷,稱為賣臉 ) ,以減少場面隨從陣亡,從而獲得場面優(yōu)勢,盜賊同理。
( 2 ) 一般手里的武器只剩下 1 點耐久時,如果沒來武器牌或者增加耐久的牌,那么這把武器如不得已,就一定保留在手里,不要看到對面有個 1/1 的小雜毛就想砍掉,因為,多一把武器,你在當回合是等于多一次攻擊頻率,多一次策略行動,一旦輕易交了就等于失去這一方面的優(yōu)勢。特別是前期,武器盡量多拿來解場,不要隨意拿來看臉,除非失去了這把武器之后你還有其他的代替品,而且你還得考慮下回合水晶的分配問題,盜賊同理,如果下回合費用吃緊,手里的小匕首就不要砍臉了,牢牢握在手里,在關鍵時刻解掉對面那個對你威脅巨大的隨從,小刀砍螺絲也是一種英勇的睿智 !!! ( 疼 ... )
控場是一個長期對戰(zhàn)積累的經(jīng)驗,這里就不做過多的文字描述,小 D 我希望大家多在對戰(zhàn)中積累這方面的經(jīng)驗,好過在這里看我紙上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