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當(dāng)晉江東石鎮(zhèn)潘山村村民張丹鳳打開房子大門時,院前照壁上的“福”字就映入眼簾。迎著晨光清掃院落,給院子兩側(cè)和屋后種著的花卉澆水,張丹鳳和婆婆每天都會把房前屋后打理得干干凈凈。再加上紅的、白的、藍的、粉的各色花卉爭奇斗艷,為這寒冷的冬日添了暖意。

張丹鳳為家門口微景觀的花草澆水
“村里把我們家門口建得這么漂亮,我們當(dāng)然要打理好,我婆婆可喜歡這些花草了,基本上都是她在照看。”張丹鳳笑著說,自從庭院建好后,來這里休息、玩耍的孩子,拉家常的鄰里多了起來,家門口常熱熱鬧鬧的,為家人添了許多笑顏。
41歲的張丹鳳是一名單親媽媽。12年前丈夫去世后,她挑起家庭重擔(dān),獨自撫養(yǎng)兩個女兒長大。80多歲的婆婆也和她們一起居住,幫著料理家務(wù)。
靠著勤勞節(jié)儉、親友幫襯和政府救助,這些年,張丹鳳加班加點在廠里、家里縫制衣服,撐起了一整個家。原本居住的石頭房日漸破舊,孩子一天天長大,張丹鳳一直想給這個家蓋所新房子,讓一家人好遮風(fēng)擋雨。2012年,東石鎮(zhèn)和潘山村為張丹鳳申請到了晉江市農(nóng)村二女戶安居工程危房翻建補助金。張丹鳳又向親友借了一些錢,蓋起了兩層高的新房。當(dāng)年年底,一家人搬進了新居。
2017年底,搭乘晉江市、東石鎮(zhèn)鼓勵人居環(huán)境整治提升的政策東風(fēng),潘山村開始加速推進美麗鄉(xiāng)村建設(shè)。一處處美麗的微景觀代替了村民臟亂差的房前屋后舊貌,道路硬化、美化等工程讓村容村貌有了新變化。
去年下半年,由十多個姓氏組成的潘山村開始在村莊各姓氏較為聚集的地方,借地修建小公園、小廣場,供村民鍛煉、休閑。張丹鳳家就處在村莊鄭氏較為集中的地方。
“考慮到張丹鳳日子比較清苦,經(jīng)過村兩委會討論和村民代表大會決議,我們決定把這個角落的小廣場就建在張丹鳳家門口。”潘山村主任吳萬友說,一方面讓這個片區(qū)的村民有個休閑場所,另一方面也為張丹鳳家庭增添熱鬧氣息。
經(jīng)過動員,張丹鳳和其丈夫的哥哥同意借地后,村里拆掉了擋住張丹鳳家大門口的舊鴨舍,又對其房前屋后進行大清理,清除了雜草、廢舊垃圾,平整了地面,鋪上了透水磚??紤]到張丹鳳家大門口正對三岔路口,按照閩南傳統(tǒng)建筑習(xí)俗,村里還給張丹鳳的院落前壘了一面古樸的照壁,安上了寓意吉祥的“福”字。同時,對張丹鳳屋后的一塊空地也進行了美化,不僅種植著花卉,還留出空間給張丹鳳種菜。
“我們在建設(shè)美麗鄉(xiāng)村的同時,加入更多人文關(guān)懷,在幫助困難群體時,也注重關(guān)切村民的精神情感。”潘山村黨支部書記劉鴻材說。
?。ㄓ浾達許春文 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