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用大門做成的桌子嗎?你見過用腌菜壇子做成的茶幾嗎?你見過用瓦片構(gòu)成的墻壁嗎?晉江安海鎮(zhèn)前埔村林厝居民林金屬創(chuàng)造了這些很多人沒見過的創(chuàng)意物件。
(用舊磚、瓦片做成的廚房)林金屬是一名閩南古厝的愛好者,在過去三年多的時間里,他通過收集拆遷中殘缺的構(gòu)件,親手用100多塊閩南古厝的殘缺構(gòu)件建起了一座兩層半的房子,并給房子取了個別有內(nèi)涵的名——拾慧堂。
剛踏進拾慧堂的大門,記者就看見各種殘缺構(gòu)建的身影。在7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閩南古厝常見的紅磚鋪的地,石槽做的臉盆,石臼做成的茶缸等。這些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拾慧堂里有趣的物件很多,物件背后的故事也不少?,F(xiàn)在,跟著記者的腳步,一同在這座奇樓里“尋寶”吧。拾慧堂之“由來”據(jù)林金屬介紹,拾慧堂原來是沒有名字的,但為了參加端午民俗旅游文化節(jié)的文創(chuàng)市集活動,宣傳“變廢為寶”的理念,他邀請安海職校的老師楊怡鑫幫忙起了一個名字“拾慧堂”,意思是拾起沒用的殘缺構(gòu)件,構(gòu)建成有用的東西。
“工地上的人說我是撿破爛,可我就是喜歡這些物品,所以就隨他們說吧。”在建造拾慧堂的過程中,林金屬到處收集拆遷房留下的殘缺構(gòu)件,而在他收集的時候,被人調(diào)侃是常有的事。不光如此,林金屬的家人和周圍的朋友也對他的想法十分不理解:蓋房子就用新材料就好了,為什么還要到處“撿破爛”呢?后來,隨著林金屬的堅持,慢慢地得到了大家的認可。當然,比收集更辛苦的是組裝的過程,因為房屋拆遷過程中,許多殘缺的構(gòu)件不僅很臟而且都損壞了,而木制的物件有時還會被白蟻啃咬,造成損壞。這時,林金屬就要細心地清洗物件、晾曬,并將殘缺的部分一點一點地用膠水黏在一起,組成完整的部件。在林金屬看來,親手構(gòu)建起拾慧堂的一點一滴,是他人生的樂趣,有時為了構(gòu)建拾慧堂的一面墻壁,就要花去他幾個月的時間,而他樂在其中。
“小時候,家里是住在用土筑起的房子,一到下雨天,屋里就會漏水,那時,我就想長大之后,我要建一座自己的紅磚厝,但長大之后,卻忘記了曾經(jīng)有這個夢想。”林金屬回答道:“后來有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看見有人在拆遷閩南古厝,才想起這個夢想,就開始構(gòu)建拾慧堂了。”拾慧堂之“創(chuàng)意”在拾慧堂里,沒有一件物品是全新的,都是林金屬從殘垣廢墟中收集回來,自己改造的。對此,他覺得十分驕傲。
?。ㄓ霉糯筘鹊呐f門做成的門窗)登上樓梯,你可以看見林金屬用瓦片、紅磚以及古時候的屋檐和殘件構(gòu)成的墻,在屋檐上還有林金屬加的加水器。“我還十分懷念小時候這種水滴在屋檐上再流下來的場景,可是現(xiàn)在的房子都是高樓大廈,欣賞不到這種場景,所以我自己改建了一個。”林金屬說。
(用瓦片構(gòu)成的墻壁)在拾慧堂的大廳里,有林金屬用嬰兒車改造的小茶幾,在玻璃桌面下種著各種植物,顯得既雅趣又有創(chuàng)意;有用已經(jīng)損壞的壇子、朽木和各種殘缺構(gòu)件組成的創(chuàng)意擺件,里面還有用以前腌菜豆的壇子做成的茶幾,壇子里養(yǎng)著小魚,在飲茶的同時還可以欣賞景色。
在拾慧堂的三樓,有專門的一處來安置各種閩南古厝的窗戶。剛上三樓,你可以看見各種各樣古時候的窗戶。有花瓶狀的窗戶,也有雙喜字的窗戶,還有扇形的窗戶。在窗戶的柱子上雕刻著一些有趣的圖案,并在圖案上涂上各種各樣的顏料,顯得十分精致,讓人對古時候的建筑文化心生向往。
?。ㄓ猛弋斪龀傻乃堫^)
“你別看東西很小件,但是有時候為了搭配,會花費幾個月的時間。”林金屬表示,建拾慧堂的過程中,他大部分的時間花在收集殘件上。拾慧堂之“未來”拾慧堂的一磚一瓦都是林先生的心血,現(xiàn)在林先生每天就住在拾慧堂里,對于他來說,在這種古厝文化的氛圍中生活,顯得更怡然自得。
對于拾慧堂未來的發(fā)展,林先生表示想要將拾慧堂建成一座閩南古厝的博物館,和學校合作,讓學生可以了解過去閩南古厝是什么樣子的,不要讓閩南古厝的這種傳統(tǒng)文化流失。為了這個目標,他還在繼續(xù)努力著。
“現(xiàn)在科技發(fā)展,好多的小朋友都對以前的物品不了解,造成了閩南文化的缺失。”在林先生看來,安海是千年的古鎮(zhèn),以前的文化還是要傳承下去,要好好保護的。
在建起拾慧堂的一路上,從無到有、從被嘲笑到被幫助、從遭反對到受支持,林金屬收獲了許多。“現(xiàn)在,有時還會有人通知我哪里在拆遷,甚至幫我用車帶回家?,F(xiàn)在,我還認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林金屬表示將會繼續(xù)他的“拾慧”之路。(記者 張志耐 秦越 文圖)